《农业区划与布局》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种植业资源包括:(A)A.农田;B.天然林;C.畜牧饲料;D.海藻2.农业社会经济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A)A.人口与劳动力;B.地表水;C.光能资源;D.土地类型3.农业自然区划按其所研究的对象的类别及组合可分为:(C)A.渔业区划;B.林业区划;C.部门农业自然区划;D.种植业区划4.生物资源主要是指:(A)A.微生物;B.光照;C.径流;D.有效辐射5.划分综合农业区的指标体系中,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指标组主要有:(C)A.人地关系指标;B.农业生产水平指标;C.农业技术装备;D.地形、地貌条件6.农业技术措施区划中,以下属于农业新技术类的区划有:(B)A.水土保持区划;B.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区划;C.绿肥区划;D.农业水利区划7.农村经济统计的内容有:(A)A.人口变化;B.草场面积;C.树种;D.林地8.畜牧业资源包括:(D)A.鱼;B.防护林;C.太阳能;D.草场土壤9.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分析的对象是:(A)A.浅层地下水;B.微咸水;C.海水;D.地表水10.在林种划分中,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森林的不同效益,将森林划分为:(B)A.热带雨林;B.防护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11.部门农业自然区划一般包括:(B)A.农村经济区划;B.农业地貌区划;C.种植业区划;D.养殖业区划12.农业部门区划中的“部门”指:(D)A.农业局;B.水产局;C.林业站;D.畜牧业13.农业部门区划中反映部门专业供需地区差异的指标有:(C)A.专业资源结构;B.专业产品深加工程度;C.商品供给量;D.劳力水平14.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有:(D)A.渔业资源;B.林业资源;C.草场资源;D.农业经济条件15.热量资源评价主要包括:(B)A.光能;B.气温;C.太阳总辐射;D.光合有效辐射1/816.农业生产现状评价的内容主要有:(D)A.农产品结构;B.成本利润率;C.劳动力利用率;D.农业生产的规模17.农业区划的一般工作方法是:(B)A.聚类分析法;B.单因素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法;C.综合平衡法;D.抽样调查法18.农业部门区划的分区依据有:(C)A.农业资金;B.交通运输条件;C.社会经济条件;D.森林面积二、多项选择题1.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类型有:(ABCD)A.城郊农业生产结构;B.山区生产结构;C.牧区生产结构;D.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结构2.在研究选择区域农业布局时,首先要调查和评价的农业生产条件有:(ABE)A.农业自然条件;B.社会经济条件;C.气候条件;D.土壤条件;E.农业生产现状3.土地经济评价常用指标有:(ABC)A.费用偿还率;B.成本效果系数;C.净产值;D.土地单元E.土地质量4.地表水资源调查对象有:(ABC)A.降水;B.径流;C.蒸发;D.渗透系数;E.给水度5.农业区划的一般分区方法有:(AB)A.聚类分析法;B.主导因素分析法;C.割查法;D.抽样调查法6.农业自然要素有:(ABE)A.动物;B.地貌;C.农业资金;D.交通运输;E.生物蓄积量7.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分区原则包括:(ABCD)A.发生学原则;B.生产性原则;C.相似性与差异原则;D.分区体系一致性原则;E.经济原则8.农业自然要素中的地貌包括:(DE)A.积温;B.土壤酸碱度;C.植被;D.地形;E.坡度9.农业技术措施包括:(ABC)A.农村能源;B.土壤改良;C.化肥结构;D.林种划分10.地表水资源调查对象有:(ABC)A.降水;B.径流;C.蒸发;D.渗透系数;E.给水度三、简答题1、简述农业区划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主要通过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利用物质利益的诱导,引导农民既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又完成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2/8农业区划通过引进市场经济的思想,调整农业区划工作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重点。总的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和市场经济接轨,以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具体来说要做到:更新观念;农业区划工作要适应市场变动的需要;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评价农业资源;要拓宽研究领域与地域,使农业区划的内容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重视国外农业资源与农产品市场的调查研究。2、什么是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有何特点?答: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典型调查的特点:被调查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