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轻人不去工厂都到哪里去了励志文章] 年轻人励志文章 01 年后招工难 每年过完年,都会有报道,说什么企业招工难。 尤其是沿海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来年,没一年不吵不闹的:老子招不到人! 想想 2024 年前,那时候的 70 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跟孙子似的。 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舔着脸好话说尽,连哄带骗的,招人也难。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 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就算再没有门路,那也得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第 1 页 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制造业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还能牵强维持,是因为有一批 60 后、70 后的农民工在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他们舍命干活的动力是子女绝不再进厂当工人,能够改变家族命运。 假如再过十年,等这帮人退休,或者干不动了,制造业的车间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现在的 80 后、90 后,进厂打工主要是找对象谈恋爱,顺便长点见识,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根本不感兴趣。 这批人已经毫无机会,失去理想,带有无望,未富先废。 02 农民工去了哪里? 现在的城市子弟们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厂上班,那是他们看不上的地方。 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当工人舒适还挣钱多,这是他第 2 页 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们一致的看法。计划经济年代当工人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工厂里都是农民工,而农民工越来越少,工资水平也越来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涨,最后产品就毫无价格竞争力了。 更可怕的是社会上的观念,完全变了,对于工人,没有正眼相看的。 要是哪个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上班,就是农民工的女儿也会鄙视他。这种舆论环境下,这些制造业还怎么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那么农民工哪儿去了? 主要成了“农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晃荡,怀揣希望,但是毫无希望。 希望在歌声里,在诗里以及所谓的远方,听着听着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第 3 页 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他们的职业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 30 岁就难办了。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困难之处。 我曾经在珠三角一家传统制造业工厂考察,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最小也是 30 岁。 倒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