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兽医寄生虫学:研究家畜家禽、伴侣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疾病的科学。2、寄生:共生生活双方中的一方受益,而另一种受害。3、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即动物性寄生物,称为寄生虫。4、专一性寄生: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5、多宿主性寄生:可寄生于多种动物。6、专性寄生虫:其生活过程中必须过寄生生活,离开宿主便不能生存。7、兼性寄生虫:可寄生也可不寄生而营自由生活的种类。8、土源性寄生虫:随土、水或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9、生物源性寄生虫:通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而传播的寄生虫。10、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虫体出现大量繁殖和强致病力。11、宿主:凡是被寄生虫暂时性或永久地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1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host寄生虫幼虫及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13、终末宿主:Finalhost寄生虫成虫及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14、补充宿主:Complementearyhost寄生虫发育过程中两个中间宿主的后一个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作补充宿主。15、贮藏宿主:Storagehost也叫转运宿主或转续宿主,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把这种宿主称为贮藏宿主。16、保虫宿主:Reservoirhost如果一种多宿主的寄生虫可以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野生动物被称为这种家畜的保虫宿主。17、带虫宿主:Carryinghost也称为带虫者,宿主被感染后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种宿主称为带虫宿主。18、超寄生宿主:Superarasitismhost许多寄生虫又是其他寄生虫的宿主,被寄生的寄生虫(宿主)称为超寄生宿主。19、二分裂:一个个体分裂为两个新个体。20、复分裂:又称裂殖生殖,核先连续分裂多次,然后各个核周围的胞质紧缩而形成数个新个体。21、裂殖体:复分裂时处在分裂中的母细胞成为裂殖体。22、裂殖子:复分裂的分裂过程的子细胞就是裂殖子。23、出芽生殖:细胞核先分裂为大小不等但仍相连接的两个部分,较小的部分再分裂为两个小支,与此同时,原生质随着核的分支而向核的周围集中,结果形成两个芽状突起,芽状突起逐渐长大,而后分裂形成两个新个体。24、接合生殖:两个形态相同的原虫一时性地结合在一起,互相交换核质,然后分开,各自分裂成为新的个体。25、配子生殖:虫体在分裂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一部分裂殖子形成大配子体,一部分形成小配子体,大小配子体发育成熟后形成许多配子,雄性配子钻入雌性配子体内,接合成合子。26、完全变态:指从卵孵出幼虫、幼虫生长完成后,要经过一个不动不食的蛹期,才能变为有翅的成虫,这几个时期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彼此不同。27、不完全变态:指从卵孵出幼虫,经若干次蜕皮变为若虫,若虫再经过蜕皮变为成虫,这几个时期在形态上和习性上比较相似。28、免疫: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平衡的生理学反应。29、免疫应答:宿主对特异性的寄生虫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30、带虫免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保持一定数量时,宿主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一旦宿主体内的虫体完全消失,这种免疫力也随之结束。31、免疫逃避:寄生虫可以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并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在宿主体内定居、发育、繁殖和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32、感染期:寄生虫的发育阶段中能使动物感染的发育阶段,又称感染性阶段。33、假包囊:在宿主细胞的胞浆内多个速殖子簇集成团,好像包在一个囊内,称为假包囊。34、石灰小体:在实质组织中还散布着许多钙和镁的碳酸盐微粒,外面被以胞膜而呈椭圆形,称为石灰小体或钙颗粒。35、柯赫式蓝体: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所形成的多核虫体,又称裂殖体或者石榴体。36、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能力,它受遗传因素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各种寄生虫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作用,但没有特异性,一般也不十分强烈,对各期寄生虫均有一定抵抗作用,但无特异性,也不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