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一节染色体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第二章孟德尔遗传第一节分离规律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发现及合理解释。2、表现型和基因型:了解基因型、表现型、纯合体、杂合体等含义,从细胞学的角度理解为何在F2群体中出现1:2:1的基因型比例和3:1的表现型比例。3、分离规律的验证:掌握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基本验证方法—测交法和自交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应的分离比例关系;正确理解孟德尔分离比例产生的5个条件。4、分离规律的应用:了解分离规律在品种鉴定、杂交育种、良种繁育等方面的应用。第二节独立分配规律1、独立分配现象及解释:理解独立分配现象的发现即两对性状遗传时每对性状的F2分离仍然符合3:1的比例,同时出现重组型个体,总的表现型分离比例为9:3:3:1;理解对独立分配规律的解释,会图解F2群体中为何出现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分离比例为9:3:3:1);深刻领会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2、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掌握独立分配规律的基本验证方法—测交法和自交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分离比例关系。3、多对基因的遗传:了解2对以上基因独立遗传时F1配子种类及组合数、F2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分离比例的对应关系。4、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了解独立分配规律在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杂交育种中的意义及应用。第三节孟德尔规律的扩展1、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掌握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等因素对显隐性关系的影响。2、复等位基因与致死基因:实例理解何谓复等位基因、致死基因。3、基因互作:掌握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等基因互作方式及其相应分离比例关系。4、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掌握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的基本概念,并能从生化的角度理解之。第三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第一节连锁与交换1、连锁遗传及解释:通过豌豆相引组、相斥组实验理解性状连锁遗传;领会摩尔根对连锁遗传的解释。2、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掌握连锁遗传、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的基本概念,大多数连锁遗传为不完全连锁,既产生亲型配子,也产生重组型配子。3、交换及其发生机制:从减数分裂过程理解交换及其发生机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