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老庄哲学之道相与象的研究

老庄哲学之道相与象的研究_第1页
1/22
老庄哲学之道相与象的研究_第2页
2/22
老庄哲学之道相与象的研究_第3页
3/22
老庄哲学之道相与象的研究一、序唐君毅先生在中国哲学原论第十一、十二两章里面说,现存老子书中道之意义能够分为六种。第一义是虚理之道。第二义是所谓形而上之道体。第三义是道相(我以为此为道之存有论)。第四义是同德之道。第五义是修德之道及其他生活之道。第六义是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他把这六种道之意义连贯起来讲明。此刻,我要专门以(一)道体 与 ( 二 ) 道 相 两 义 之 道 为 依 据 研 究 老 庄 哲 学 里 面 的 存 有 论(Ontologie )。二、道体与道相我第一以老子与庄子为依据,略说道体与道相之意义,并以此为依照展开道与相(即存有论)本身之研究。甲、道体道体是一切万物存在的全然与原理,故说“道者,万物之因此然也”,又“道者,万物之因此成也” (韩非子解老篇)。在老子与庄子里面,有许多地址提出这种句子。尽管道体是全然存有及存在原理,但其本身是不断变更的,因此它不可能被感觉、试探或言语所确信。a、老子的道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二十五章)“道可道,超级道;名可名,超级名。 ”(同书首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同书十四章)以上所引用之章句皆说明老子的道体。 “有物”混成而能够为天下母。“有物”即道体。“能够为天下母” 表示道体为万物存在之全然及原理。但它“寂兮寥兮”,“绳绳不可名”。故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因此,道体为不可知的。假设“道可道” ,那么它变成“超级道” 。道体超脱感觉(德文称为Wahrnehmung视、听、搏等),故“不可致诘”。只是“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罢了。故老子的道体,虽是“有物” ,但“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b、庄子的道体庄子承接老子思想而更进展道体之意义。庄子以万物为“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庄子大宗师篇)。庄子的道体是“异物”或“同体” 。万物假依道体而与它混淆为一。这句话也表示道体是一种万物之全然存有及原理。故“无道那么无物” 。反过来讲“有物那么必有道” 。庄子知北游篇的“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那一段话,即在说明这一点。不管■稗屎溺,任何事物都有道。像如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老庄哲学之道相与象的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