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脾肾阳虚的症状

脾肾阳虚的症状_第1页
1/17
脾肾阳虚的症状_第2页
2/17
脾肾阳虚的症状_第3页
3/17
脾肾阳虚的症状中医证候名。 多由于体质虚弱而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损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 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1 病因:脾肾阳虚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1.脾肾久病,耗气伤阳。2.久泻久痢,损伤肾阳,脾肾两伤。3.水邪久踞,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4.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以上原因均可导致脾肾阳气俱伤,形成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 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 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阳的温煦, 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生、 相互影响的。《医宗必读·虚劳》:",,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两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夫脾具土德,脾安则肾愈安也。肾兼水火,肾安则水不挟肝上泛而凌土湿,火能益土运行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 2 临床表现编辑脾肾阳虚证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有:1.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腰膝酸软,腹中冷痛。2.久泻久痢,五更泄泻,下利清谷。3.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鼓;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4.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5.脉沉细无力。3 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代表方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常用中药: 附子、白芍、白术、干姜、茯苓、桂枝、党参、炙甘草等。其他治法兹举例如下: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 )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 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 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脾肾阳虚的症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