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①为立案提供客观依据②查明案件的初始情况③为确定侦查方向、范围提供依据④利用物证串并案件⑤甄别、印证其他证据2.加层手印:当手接触客体,手上的附着物脱落附着于承受客体表面形成的手印为加层手印。3.减层手印:当手接触客体,将客体表面的附着物沾起而形成的手印。4.平面足迹:是指足迹造痕体与承痕体表面之间的物质转移所形成的只能反映造痕体表面凸起结构无明显立体感的足迹。5.平面减层足迹:是指足迹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造痕体的凸起表面将承痕体表面的附着物质粘附起来而形成的平面足迹。6.立体足迹:是指足迹造痕体与承痕体表面之间的物质转移所形成的能反映造痕体表面凹凸起结构具有明显立体感的足迹。7.原始现场:是一个没有伪装、未被破坏、毫无变动的能够客观地反映出犯罪动机、目的、手段、方法、过程和行为结果的现场。8.枪弹痕迹:是指从枪管发射弹头、弹壳上的枪支机件作用形成的痕迹及弹头击中物体所留下的弹道痕迹的总称。9.枪弹贯通伤:弹头射入人体形成创道又射出体外的枪弹伤。此类刨伤有入口、出口和创管,有时有空腔效应。10.侵彻:尤其指弹头钻入或穿透物体。其大小主要决定于弹头质量、弹头活力的大小和物质的性质。11.工具伤痕:是指犯罪嫌疑人持工具破坏或侵害某种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发生塑性变形时形成的立体反映形象。12.工具表面特征:多是一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凸起点、线、面状的特征或凹下的点、线、面状的特征。13.变动现场:是指由于人为或者其他外来因素的原因,使现场的原始状态受到部分或者全部改变、破坏的犯罪现场。14.刑事摄影内容:现场摄影、物证摄影、辨认摄影、检验摄影。15.刑事摄影的种类:方位摄影、概貌摄影、重点部位摄影、细目摄影。16.相向拍摄法:从相对的两个方向依次拍摄某一对象。17.多向拍摄法:围绕被摄客体从三个或四个方向进行交叉拍攝的方法。18.细目摄影原则:影像清晰、完整、不变形。19.尸体辨认摄影种类:尸体的相貌摄影、全身衣着摄影、尸体特殊标记摄影。20.检验摄影种类:分色摄影、紫外线摄影、红外线摄影、激光摄影。21.物证摄影主要方法:原物大摄影、直接扩大摄影、脱影摄影、文件翻拍等方法。22.比例拍摄法:在进行细目摄影时,为了标明被拍客体的实际尺寸而采取的拍摄方法。拍摄时,将比例尺置于被攝客体的同一平面上(注意将比例尺有细节分划的一侧朝向画面中心。但不能遮挡客体的原貌和特征),使摄轴垂直于被攝客体中心、镜头主面与客体表面平行.连同比例尺一并拍摄下来。可根据被摄客体的特点,分别选用黑白比例尺、彩色比例尺和透明比例尺。23.微量物证分析:是采用理化检测手段,对物质的理化性质、微观结构,以及物质组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手印乳突花纹的特点有三个特点:人各不同;指各不同;终生基本不变。2.乳突线纹的细节特征有哪九个乳突纹线间局部的细小结构和具体形态,起点、终点、小点:<1mm、短棒:1-5mm、小眼:<5mm、小桥:<5mm、小勾:<5mm、分歧、结合3.动态勘察的要点①对地面与空间进行全面地搜索检查;②翻转移动物体,反复查找;③根据不同案件犯罪现场的特点,有目标地寻找痕迹物证;④注意发现有无异常气味;⑤注意分析研究每一个痕迹形成的原因,以确定是否犯罪遗留;⑥仔细检验,准确找出痕迹物证的特征。4.如何理解“先固定后提取”的勘验原则先固定,后提取,是指勘查人员进行初步勘验和发现痕迹物证时,先用现场记录的方法,将犯罪现场情况和痕迹物证所在位置、状态固定下来,然后再做检查和提取。先固定,后提取,不仅反映了寻找和提取物证之间的先后顺序,也能客观反映痕迹物证的来源、痕迹物证与犯罪现场及有关客体物之间的关系。这个原则要求勘查人员不论在什么场所,发现了什么样的痕迹物证,必须先用照相或录象、绘图、文字记录等方式,就痕迹物证原来的位置、状态进行记录,然后再做搬移翻转的检查或提取。先固定,后提取,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犯罪痕迹物证是遗留在现场上的哪个物体上面,痕迹物证的方向、角度、形态等特征,与该物体及犯罪现场之间的联系,对证明痕迹物证的来源和犯罪活动是不可缺少的。5.现场手印的提取方法照相法,食物提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