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300. 观众朋友,欢迎参观“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本展览精选了约200 件(套)精致的馆藏木雕作品,展示了潮州木雕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之一。在旧潮州府所属地区,如潮州、潮安、潮阳、普宁、揭阳、饶平等地,其木雕因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共同之处,具有统一的地方特色,被人们统称为“潮州木雕”。这些木雕作品在制作完成后大多髹漆贴金,所以又称“金漆木雕”。 301. 潮州木雕萌芽于唐代以前。唐宋时期是潮州木雕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木雕制品的总体特征是造型简洁,刀法刚劲,风格雄浑,但尚未形成地方特色。唐代木鱼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潮州木雕的实物。它用刀粗犷,以形取胜,原是悬于潮州开元寺内的库堂前,用于敲击提示僧众用餐或集合的。潮州开元寺,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 年) 。当时,唐玄宗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中一个。开元寺经历代修建,已带有宋、元、明、清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302.明代,潮州木雕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且运用范围从建筑装饰,逐渐扩展到家具陈设、日用器皿、祭祀礼仪器物等生活领域。木雕府楼猴是现在所见明代木雕中,圆雕的最高艺术品,是潮州府衙正门门楼——镇海楼望柱头木雕装饰。原有各种形态的木雕猴108 件,都由整块木料雕成,雕刻极精致,刀法简练,但个个栩栩如生。根据道教的说法,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每一星即有一神。可见,这一百零八只木猴并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与当时人们的信仰密切相关。辛亥革命时,清潮州知府陈兆棠溃逃之际,纵火焚烧了府楼,只有三只木猴幸存,十分珍贵。 303. 清代是潮州木雕的鼎盛时期。多层镂空通雕、描金漆画、髹漆贴金多种技法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更为广泛和灵活的运用,潮州木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中外。揭阳市仙桥镇永东村的古溪陈氏家庙,建于清雍正年间, 2 规模宏大,雕工精细,装饰华丽,反映了清代中期潮州木雕的水平与特点。 304. 民国时期,由于潮州木雕赖以生存的传统社会结构和民俗文化的急剧转型和不断变迁,民众的审美趣味渐趋西化,昔日繁荣的潮州木雕业终于盛极而衰。抗战期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不聊生,更加速了潮州木雕业的整体衰退。以梅祖家祠为例,它始建于1 9 2 1 年,后因主人去世,家道中落,故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