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复习题(120题)一、判断题(50)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供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时,应当确定其有罪。()2、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公安机关才有侦查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行使。()4、某县公安局民警甲在办理某乙故意伤害案时,接受了本案受害人丙送来的两瓶“五粮液”白酒,乙的父亲丁有权要求甲回避。()5、犯罪嫌疑人甲要求办理其案件的某公安局民警乙回避,作出回避决定前,乙应当停止对案件的侦查。()6、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应当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7、毒贩甲和乙进行毒品交易的整个过程被埋伏在交易现场的某公安局侦查员摄录下来,摄有毒品交易过程的录像带可以作为该案的证据使用。()8、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9、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10、通过刑讯逼供获取的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不能作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11、只要被告人供述了犯罪事实,即使没有其他证据,也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12、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时,对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应当收集,对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证据则可以不收集。()13、李某因涉嫌抢劫被M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M县公安局可以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为由不批准律师会见。()14、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但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应当告知。()15、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必须经办理案件的侦查机关批准。()16、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时,公安机关是否派员在场,由办案部门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决定。()17、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可以查阅公安机关制作的笔录等有关证据材料。()18、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只能由其本人聘请,不能由其亲属代为聘请。()19、除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外,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侦查机关批准。()20、公安机关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21、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四十八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22、县公安局决定对居住在县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刑事拘留,为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县公安局可以不通知县公安机关,自行将王某抓回县。()23、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个月。()24、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25、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26、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27、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28、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共同居住人及其聘请的律师以外的其他人。()29、某县公安局决定对涉嫌合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某甲监视居住,可以由本案受害单位1某商场执行。()30、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公安机关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如果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拒绝检查,侦查人员可以强制检查。()31、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应办理延长拘留手续后,提请人民检察院复议。()32、甲提出盗窃某商场,乙、丙同意,按甲的分工,丙在外望风,甲与乙撬门进入该商场后窃得现金5000元,甲、乙各分得2000元,丙得1000元。公安机关抓获丙,甲、乙在逃,丙供述了犯罪事实。本案已经破案。()3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