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 定义:行为和言论因为媒介的介入而演变成“媒介事件”,事件中涉及到的人物被称为媒介人物 概述: 1、口播时代始于十万年前,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的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2、口语传播的劣势: ①只能在有限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②声音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和保存信号差 3、从文字传播到现在(开始于 5000年到 3500年前) 文字传播的优势: ①记录性保存性强 ②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传播中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 4、印刷传播时代 ①中国东汉蔡伦 ②北宋 毕昇 活字印刷 ③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 ④人类传播进入崭新的大众传媒时代 5、电子传播时代 ①远距离、快速传递 ②代表:广播、电视 ③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6、数字媒体时代 ①互联网、手机代表媒介 ②特性:交互性、媒介性、融合性 ③施拉姆的“最后七分钟”(一切的重大发展都集中在最后七分钟)的比喻,施拉姆是传播学之父。 绪论 第一节 广播电视概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1、广播电视概论的含义:广播电视概论是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广播电视概论的任务: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广播电视工作的实践。 第二节 人类信息传播的过程 1、口语传播时代(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 (1)只能在有限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2)声音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和保存性差 2、文字传播时代(5000年——3000年前) (1)记录性保存性强 (2)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3、印刷传播时代,人类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1)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递 (2)广播、电视为代表媒介 5、数字传媒时代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的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广播分为声音广播(有线、无线)和电视广播。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则指电视。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受众面不断扩大 第一节 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一、广播技术的发明 1、基本原理:把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再把电信号调制到无线电波上,远距离接受和发射。 2、电磁学理论:德国物理学家赫兹最终论证电磁波存在,发现无线电波 3、无线电《情牵一线》 4、无线电通讯技术:1895年意大利的马克尼、波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