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稿之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Ο 1 群和Ο 1 3 9 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严重时出现肾功能衰竭及代谢性酸中毒。典型病人病情来势凶猛,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很快因脱水、严重衰竭而死亡。 二、细菌性痢疾(菌痢) 菌痢是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建国几十年来一直是我省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法定传染病。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菌痢比较可怕的一种类型为急性中毒性菌痢,它起病急、发展快,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4 0 ℃以上,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惊厥、甚至昏迷和呼吸衰竭。 三、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副伤寒杆菌引起的。病程分为4 期: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初期相当于发病第一周,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体温可达3 9 ~4 0 ℃。极期:相当于发病后2 、3 周,表现为高热不退,脉搏与发热不呈比例上升,玫瑰疹、肝脾肿大,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等,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等,可持续 1 0 ~1 4 天。缓解期:相当于发病后第 4 周,病情开始好转,体温逐渐下降,但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肠穿孔、肠出血。恢复期:第 5 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 1 个月左右可恢复健康。 四、感染性腹泻 从广义上讲感染性腹泻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炎症性腹泻及分泌性腹泻。炎症性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分泌性腹泻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 上述四种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均是病人和无症状的带菌者,它们的传播途径相同,主要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及苍蝇传播的。防病专家提醒群众:要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少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要加热煮熟后再吃,生熟分开(尢其是海产和肉类食品),防止苍蝇叮咬食物。要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把好病从口入关。要适当进行免疫接种:可口服接种福氏2a 和宋内--志贺氏菌活疫苗预防菌痢,接种伤寒Vi多糖菌苗预防伤寒,目前霍乱菌苗不能起到免疫作用,我国已停止使用。 五、甲型肝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