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细则分值一、基础环境建设(40分)1.信息基础设施(10分)(1)学校有光纤接入互联网或教育城域网,班均出口带宽达到10M以上。3(2)网络服务全覆盖,千兆以上带宽到楼宇,千兆带宽到桌面,拥有功能完备的网络运维管理平台。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3(3)建有基于校园网络的智能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和视频会议系统。2(4)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的建设,应符合GB50174-2008的规定,楼层设备间布局应满足机柜数量和维护需要,并预留可扩展的面积。22.多媒体教室(10分)(1)所有班级教室和功能教室配备一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实现互动教学功能,满足教学需要。8(2)具备智能型物联网+控制系统23.智慧教室(8分)(1)智慧教室数量不少于学校所有班级数的1/3。依托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第三方服务等,实现深度学习、翻转学习、个性化教学等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3(2)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不小于5:1,拥有支持移动学习和交流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探索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3(3)建设未来教室,以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模式识别技术为基础,结合多种互动教学方式,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批改、学情动态诊断与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及评价体系。支持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学情分析及教学矫正服务。24.特色功能教室(5分)利用信息技术,建有与课程内容相配套或具有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个性发展的特色功能教室。(如探究实验、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创客空间等)5..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细则分值5.绿色能源(3分)使用太阳能装置、POE供电等绿色环保设备;建有能效监控系统,对设备进行能效监控和管理。36.智能安保系统(4分)(1)学校配备1套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能够与当地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联网。提供对校园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并对安全隐患发现、检查、处理全过程跟踪,并支持与统一认证系统进行集成。2(2)安防系统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电子监考、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紧急广播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覆盖学校全部物理空间。2二、应用服务(100分)1.应用服务融合(10分)(1)实现用户的集中化和统一管理,对智慧校园中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4(3)提供应用集成环境,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以及自身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2(4)有统一的基础数据库,有统一的应用中间件,并提供开放的接口程序,能集成不同架构下的各类业务应用。2(5)学校系统与省、市(县、区)各级系统在用户、数据、业务处理上高度融合,实现用户、数据等互联互通。22.校园门户(10分)(1)具有安全的校园门户网站,能对校内外公开信息,并为智慧校园应用提供统一入口。6(2)有可教学管理、师生服务、家校沟通等功能的客户端2(3)实现基于校园应用的微信企业号或服务号23.智慧教学服务(15分)(1)教师开通实名制网络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3(2)为教师提供同步课程资源、专题性素材、知识点学习(探究)工具、学科编辑工具(自主研制微课)等多种形式的备课支撑平台,能将资源库、题库有机集成,支持与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融合。3..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细则分值(3)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应用移动终端和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实验室或学习体验中心进行教学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3(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和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为教师提供网络研修服务,进行各学科的教学研讨。3(5)利用数字教务服务全面实现智能化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为师生提供查询服务。2(6)网络考试与学习评价:提供采编组卷、考试编排、网络考试阅卷、成绩分析评价等功能。14、智慧学习服务(15分)(1)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初中以上学生开通实名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