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壳1.地壳的化学组成1)克拉克值(元素丰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 百分比2)地壳中 O、 Si 、Al 占地壳重量82% 以上2.地壳结构与类型1)类型:大陆和大洋两种地壳类型(过渡地壳)大陆型地壳平均厚度约33km ,随近海平面厚度较小,深入内陆及高原厚度增大大洋型地壳厚度小,平均为7.3km 2)结构: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两者界限是二级不连续面——康拉德面上层地壳为硅铝层,包括沉积岩层和下伏花岗岩层,又称花岗岩层。在大洋底部缺失,因此认为花岗岩层是不连续的圈层下层地壳为硅镁层,又称玄武岩层,3)大陆、海洋区别:厚薄;大陆型玄武岩上有很厚的沉积盖层及下伏花岗岩层,形成“双层结构”(上下层地壳齐全);海洋型玄武岩之上只有很薄或根本没有花岗岩层,大部分为“单层结构”(上层地壳缺失)。4)地壳运动因素之一:垂直、水平方向物质分配不均匀性3.矿物1)概念: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2)矿物是地壳各种元素的存在形式,化合物/ 单质,固体 /液体,每种矿物都有其特有的物理及化学性质。3)岩石: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壳物质。4. 岩浆岩1)岩浆的黏度与硅酸含量有关,少为基性岩浆,黏性小,多为酸性岩浆,黏性大。岩浆岩中 SiO2 含量最多,依据硅酸饱和程度,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四大类2)侵入岩: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上覆岩石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使之停滞,结晶,形成侵入岩(岩浆的侵入作用)。根据其在地表深度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3)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石。4)玄武岩是基性火山岩,花岗岩是酸性侵入岩5. 沉积岩1)概念: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外力作用、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2)区别:成层产状和外动力成因,是区别于变质岩和岩浆岩的最主要特点。3)沉积层理:沉积岩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的成层特征。 划分为:水平、倾斜、交错的几种类型。4)沉积层面: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称为层面构造。5)根据 成因 不同,沉积岩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岩结构和生物岩结构。根据 结构 不同, 分为碎屑岩、黏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6)沉积岩相:见后面6. 变质岩概念:岩浆岩、沉积岩或现成变质岩在内力作用下导致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