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整理高二地理组 2016-4-15 一、自然灾害基础知识1. 定义:2. 属性(也是判断是否是自然灾害的依据)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3. 自然灾害的特点(举例)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危害的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4. 自然灾害的分类:A、气象灾害:热带气旋、洪涝、干旱、寒潮大风、冰雹、雪灾、干热风、龙卷风、沙尘暴等B、地质地貌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C、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啸等D、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二、各类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一)气象灾害1、分布: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世界主要发生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①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自然②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成因③河流:支流多,汇水集中;河道弯曲;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洪涝上游:乱砍乱伐,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人为中下游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3、危害:①淹没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造成人员伤亡。4、措施:(非工程措施)①加强监测与预报;②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③工程措施:加固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植树造林2 1、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自然 :长时间降水偏少(不同区域降水少的原因也不同,华北春旱是因为春季雨带未到,降水少;长江流域伏旱是因为7、8 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2、成因人为: ①耕地复种指数高,播种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②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生活及工业用水量增加干旱3、危害:①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粮食减产;②人畜用水,工农业用水困难③造成局部地区社会动荡;④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4、措施:①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②培育种植耐旱作物;③改进耕作方式,增加水分下渗;④合理开采地下水;⑤防治水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华北:4、5、6月春旱(原因:①春季雨带未到,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块,增发旺盛;③播种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5、典型地区④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生活及工业用水量增加江淮:7、8月伏旱(7、8 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华南:冬春季西南:10月~次年5月旱季(原因:①冬半年,吹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