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西工大版 )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以及其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20 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由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组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自然观在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阶段。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暨主要内容:1、系统自然观。主要观点是 : 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演化着; 特征主要体现在 : 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 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复杂性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2、人工自然观。主要观点是 : 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界,它本身具有目的性、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 ; 人工自然界来源于天然自然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特征主要体现在 : 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3、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 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人类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特征主要体现在 : 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自然界及其和人类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为我们当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线索。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向人类提供了一条认识问题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