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诗的演进阶段唐诗繁荣的原因:(1) 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一般说,唐代以诗赋取士的制度始于唐玄宗时代(2) 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3) 较为开放的思想体系(4) 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音乐、绘画与诗歌的关系(1)“声诗”,就是配合音乐的诗歌,而名目繁多的外来乐曲传入后需要配上歌词才能演唱于朝会庙堂或阁楼酒肆,这自然会刺激是人创作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注意诗歌的音律节奏,以使用入乐演唱的需要(2)还出现了许多直接以音乐为描摹对象的诗篇(3)绘画艺术的发展,则有助于创造深化诗的意境( 中国绘画自唐代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由描摹人物转为描摹山水,重写意不重写真,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4)绘画艺术的发达,还带来了题画诗的兴盛。贞观前后的诗坛南北朝诗风对比南朝诗歌讲究声辞。注重清丽之美,缘情而咏却失诸绮糜纤弱;北朝诗歌讲究真挚,注重气质之美,刚劲简朴却失诸理胜其词贞观时期的诗人(1) 尽管贞观时期的诗人创作了有别于前朝的“新声”,但由于他们在早期的诗歌创作深受旧诗风的浸染,难以将“掇彼清音,兼兹累句,各去其短,合其所长”的理论主张全面而本质地地转化为具体的创作实践(2) 贞观时期的诗人主要生活在宫廷,对广袤现实生活缺乏深刻的体验与认识,这也决定了他们“振复古道”不可能深入展开。卢照邻《长安古意》是集中体现“初唐体”风格特征的七言歌行初唐四杰:四杰 -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 7 世纪下半叶的诗人。他们年少才高、官小而志大,有雄心壮志,却位卑职微,社会地位低下,生活道路十分坎坷,他们不是靠出生门第或政治势力,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创作成就,登上初唐诗坛,闻名于后世的。他们的诗歌创作尽管没有完全摆脱时风的影响。总体上却一方面使诗歌的题材内容从“上官体”的应制奉和转向了对江河大漠的描绘和对个人性灵的抒写,另一方面在风格上也由纤柔卑弱变为明丽清晰,在他们的诗歌中既回荡着渴求建功立业的高亢之音,又交织着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所发出的愤慨之调。写从军出塞,气势磅礴;写男女爱情,大胆真挚,不时透露出新的时代精神,由于他们的努力,唐诗开始迈出宫廷,来到社会,走向人生。在诗体的新变上,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推进之功:(1) 推进了五言律师的成熟,为唐代新诗体五律的定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初唐体” ,以赋体的特点改造歌行,实现诗体革新,以歌行入骈赋,以骈赋入歌行,是“四杰”创作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