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检查作业、 自觉改错好习惯怎样培养小学生自觉检查作业、自觉改错好习惯五年级了,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完成作业后自我检查, 及时改错的习惯, 这着实让人很头疼,虽然平常也强调要及时改错,自我检查,可是只是教师的口头并起不了多少作用。很多学生在检查题目时就是机械地看几遍,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表面上好像在看题,但实质上学生似乎并没有动脑, 更没有看到他们动笔去认真验算,好像检查只是一种应付家长和教师的敷衍手段,并没有达到我们理想中查错纠误的目的。检查成了一种形式,多么可悲。一、 根据上述原因,采取以下措施帮助马虎的学生。 1、明确检验目的,激发检验兴趣。从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明确检验的目的是什么?有何重要性 ?把检验看成学习的一种负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感到学得有用、 学得有趣, 才能把主动参与的火把点燃 ;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以饱满的情绪、集中的注意力、 活跃的思维状态参与到检验的过程中,他们便不会觉得检验是一种负担了。 因此,我应先帮助学生明确检验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离不开检验,强化检验意识,激发学生检验兴趣。例如,老师经常要填写资料, 每一次填写完身份证号码,我都要反复检查几遍, 如果填写错了将造成很大的麻烦。什么时候还用到检验?大家以4 人为一组互相说说。 ”生:“期末考试时,我们要认真检查校名、 姓名都写了没有, 不然密封改卷就找不到自己的试卷了。 ”生:“每天上学之前要认真检查一下书本都带齐了没有,不要忘带了,要是忘带了语文书或其他书,会影响到听课。”生:“如果全家去旅游,出发前就要检查清楚该准备的东西都带齐了没有。⋯⋯师:“是啊 !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检验, 检验能帮助我们避免产生严重错误, 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要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师:“那么,在计算完一道题后,要想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生几乎异口同声:“要验算。”⋯⋯我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变枯燥的检验为活生生地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检验”就在我们身边,明确了检验的目的——避免错误的产生, 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产生检验的兴趣。 2、耐心指导方法,掌握验算技能。“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就要使学生掌握验算的技能。低年级的同学由于年龄的关系,对各方面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