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承国学文化-发展特色教育VIP免费

传承国学文化-发展特色教育_第1页
1/5
传承国学文化-发展特色教育_第2页
2/5
传承国学文化-发展特色教育_第3页
3/5
传承国学文化发展特色教育高州市第一小学国学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增强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凸现我校办学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将国学确立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二、特色方向国学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不能全面开花。现根据我校实际,立足时代需要,将我校国学特色发展定向于经典诵读及书法研习。三、特色主题根据我校的特色发展方向,确立“经典修身,书法怡情”为国学特色的创建主题。其主要宗旨是让全体师生在吟诵古代的优秀经书典籍的过程中,受到民族优良精神文化的熏陶,切实有效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及道德素质。同时,加强全体师生书法的研习,借助书法的神奇魅力培养师生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尔雅的举止。正可谓:经典启迪心灵,书法润泽人生。四、创建目标1.一年见成效:营造国学氛围,开展国学活动,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国学网站。2.两年成特色:一言惊人,个个谈经论道;一笔惊人,人人泼墨挥毫。3.三年铸品牌:校园国学氛围浓厚,师生言行举止儒雅,国学研究成果显著。五、领导小组组长:黄兴光全面领导策划,审核各项方案,保证资金投入。副组长:1、副校长:(1)、制定国学内容,编写教材国学,组织师资培训。(2)、参与国学内容策划,参与教材编写,组织师生书法训练。(3)、协助各项国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各项评价。2、主任:(1)协助国学课程开设,监督课堂教学,抽查落实效果。(2)协助相关活动的宣传报道,将相关内容存档,筹建网站。(3)联系文化宣传专业公司,落实硬件添制等后勤工作。组员:班主任打造班级国学特色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国学教育活动。六、实施措施(一)营造国学文化氛围,让国学经典教育感染学生。1、建立国学文化长廊。内容分别为诸子百家的名人画像、人物简介、经典语录及唐宋八大家的人物画像、人物简介、经典诗词等。2、建立孝德文化墙。内容定为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及孝亲故事。3、开设国学宣传橱窗。用以展示师生的书画作品及相关的国学活动图片。4、张贴国学语录画像。各主要楼梯踏步正面张贴国学经典语录,各走廊上方张贴或悬挂国学英雄人物或牌匾。5、创设特色教室环境,营造儒雅书香氛围。(1)用国学经典词句为班级命名。如班名:正德班、齐德班、仁德班、义德班、礼德班、智德班、信德班、善德班、孝德班……(2)用国学经典语录为班级寄语。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等等。(3)布置国学活动主题墙。开设“国学活动剪影”、“书画展示台”、“传统文化墙”等专题文化。(4)创建国学书籍图书角。在教室角落摆放国学经典书籍(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史记故事》、《唐诗三百首》、《宋词》、《民族英雄列传》)供学生阅览,并在不同班级流动阅读。(二)调整课程课时计划,将国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1、额外增加3课时国学课程。在充分完成教育部颁布课时计划的基础上,各班增设书法、诵读、练字课程各1个课时,由教学处排好课表并组织、监督教师实施。2、明确国学课程内容及要求。一年级以《百家姓》、二年级以《弟子规》、三年级以《三字经》、四年级以《千字文》、五年级以《增广贤文》、六年级以《论语》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明确要求一、二、三年级以诵读为主,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四、五、六年级在读背的基础上添加默写和国学知识评比环节,达到理解和育人的效果。(三)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事事处处开展国学教育。1、采用“听、说、读、写、演、讲、画、唱”等八种学习方式,对学生实行浸润式教学。即,听经典故事,说名人名言,读英雄传记,写切身感悟,讲所思所想,画美丽风景,唱时代旋律。2、落实做好“四每”工作,即每天必读、每周必讲、每月必听、每期必评。(1)每日诵读一句经典名句。全校师生利用每天课间操时间,集体背诵经典名言名句,各班在第二节课和第五节课的课前时间组织学生诵读。(2)每周讲好一节国学课。由国学教师面向全体师生开设国学大讲堂课程。教师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承国学文化-发展特色教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