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基本技巧训练(重音)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突出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突出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加以区别。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练习:我是山东省滕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二、确定重音的依据(一)依据语法结构。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 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② 定语常重读;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③ 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④ 补语常重读;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④ 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他什么也没有看见。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二)依据语意和感情。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或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读或说得突出一些的词句,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因而,在朗读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