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产地检疫规程2010年4月农业部制定并发布了《生猪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家禽产地检疫规程》和《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四个产地检疫规程,是我们今后开展产地检疫工作、规范产地检疫行为的主要保障。农业部将陆续出台其它动物屠宰检疫规程,进一步规范各类检疫行为。产地检疫规程包括以下六个部分:•一、适用范围•二、检疫对象•三、检疫合格标准•四、检疫程序•五、检疫结果处理•六、检疫记录一、适用范围(1)(一)关于动物检疫范围:《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中的动物及动物产品。1、动物: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家畜:指马、骡、驴、牛、羊、猪、骆驼、鹿、兔、犬等。家禽:指鸡、火鸡、鸭、鹅、鸽子等。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指各种实验动物、特种经济动物、观赏动物、演艺动物、伴侣动物、水生动物以及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2、动物产品指来自动物本身,供人食用、饲料用、药用、农用或工业用的产品。包括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肪、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及奶、蛋等。以上动物及动物产品均为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都要逐一制定产地检疫规程。只对每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中所列检疫对象进行检疫,不在规程检疫范围内的动物不检疫出证。适用范围(2)1、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特别行政区。2、适用于本规程所列动物或动物产品。3、适用于省内调运种畜禽。4、合法捕获、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参照本规程执行。如动物园的野生动物调运,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调运。适用范围(3)《生猪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含人工饲养的野猪)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猪的产地检疫。合法捕获的野猪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牛、羊、鹿、骆驼《家禽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家禽(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禽)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禽或种蛋的产地检疫。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禽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马属动物(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生马属动物)的产地检疫。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生动物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二、检疫对象(1)(一)检疫对象的定义即检疫的病种。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二)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1、《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所列;2、强制免疫的病种必须检疫;3、对畜牧业生产有重大影响;4、具有公共卫生意义。检疫对象之外的,不是重点,但要关注。有病不能出栏的底线不能突破。检疫对象(2)《生猪产地检疫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牛: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炭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绵羊痘和山羊痘、小反刍兽疫、炭疽。鹿: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骆驼: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家禽产地检疫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痘、鸭瘟、小鹅瘟、鸡白痢、鸡球虫病。《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马传染性贫血病、马流行性感冒、马鼻疽、马鼻腔肺炎。三、检疫合格标准(1)1、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2、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4、临床检查健康。5、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6、省内调运的种畜禽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省内调运精液、胚胎、种蛋的,其供体动物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以上六个条件须同时具备。检疫合格标准(2)专业术语:非封锁区:指发生动物疫情时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的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以外的区域。相关动物疫情:指可能引起出栏动物发生疫病的动物疫情。如拟调运牛时,附近正发生猪的口蹄疫疫情。此场拟调运猪时,临近的彼场正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等。强制免疫种类:口蹄疫(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