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萤火虫养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萤火虫养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1/29
萤火虫养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29
萤火虫养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3/29
萤火虫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2010 年 08 月 16 日 星期一 下午 10:46 一、萤火虫的形态特征萤火虫 (Lampyridea; fireflies) 鞘翅目萤总科的 1 科。头被前胸覆盖 , 腹端具发光器,能发光,体较扁而体壁柔软的甲虫。全世界已知约 2000 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中国记载 10 属 54 种。小至中型 , 长而扁平 , 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在额的前方,两眼之间具触角 1 对,各 11 节 , 丝状、锯齿状或栉齿状, 2 触角基部相接近。上颚弯曲 , 贯穿有沟。雄一般鞘翅发达,盖住腹部和后翅,雌常无翅,但黄萤属雌、雄均有翅。鞘翅表面密布细短毛,鞘翅缘折基部宽。前足基节圆锥形,有亚基节;中足基节圆筒状,两基节相接连;后足基节横阔形。足细长,无特殊膨大的部分,跗节 5 节。腹部 7 ~ 8 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 , 能发黄绿色光。幼虫褐色,长形,前后两端尖细,体节明显,头小,足发达,发光器 1 对,一般位于第 8 腹板。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和成虫均捕蜗牛和小昆虫为食,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从前在原野、山林甚至水田边,一到晚上,萤火虫几乎随处可见。但近年来都市化、大量开发的结果,萤火虫越来越少,甚至还面临灭绝的危机。要让这群挑着灯笼的小天使重回我们的身边,还有待你我共同的努力。近年来都市化及土地开发对萤火虫的栖地及生态都造成相当大的冲击; 久而久之, 萤火虫的数量因而逐渐下降., 造成萤火虫逐渐消失的原因不外乎下列因素: 1. 栖地遭到破坏栖地环境的稳定是萤火虫赖以生存的根本. 人类大量开发土地 , 改变或破坏原本萤火虫所栖息的环境 , 使得萤火虫的族群大大的减少。2. 人工光源带来的冲击人类使用自然的资源 , 不免需要照明 , 这对於发光为求偶方式的夜行性萤火虫, 形成严重的干扰 ; 光不但影响了幼虫活动 , 也干扰成虫的求偶行为 . 所以只要有亮光的地方 , 萤火虫会逐渐杳然无踪!3. 河流 , 沟渠水泥化所引起的危机:对水生的萤火虫而言 , 河道及沟渠的土堤是它们化蛹场所和雌虫产卵的地方. 水泥化的河岸并不适宜幼虫化蛹及成虫产卵; 所以在这种设施下 , 萤火虫的族群自然就逐渐地减少了 . 此外 , 水泥化后 , 河岸两边的植被 , 河水中的微小环境 , 也都产生很大的改变 , 这也影响萤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萤火虫养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