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念01地下综合管廊设计要求02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施工方法03BIM技术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04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念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指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管廊管线布置图管廊分类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宜设置在机动车道,道路绿化带下。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宜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缆线管廊: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宜设置在人行道下。管廊分类优点缺点承载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建设投资巨大,管理成本高昂。一次规划设计可长期反复使用。设计入廊内管线类型有限,地下空间利用冲突。超前预留未来管线空间以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管廊建设报批手续、权证办理困难。有效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政策模糊,具有不确定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缺点7报警系统2照明系统3受配电系统5排水系统6有害气体监测系统4消防系统1通风系统8标识系统9监控管理系统地下综合管廊附属设施系统主要有九大系统组成:2地下综合管廊设计要求地下管廊设计要求平面布置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现状,在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以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管廊布局。平面布置图设计要求总体原则: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三级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安全防灾在管廊内,一般100~200m设置防火墙,形成防火分区,防火墙常设甲级防火门。各类管线穿越防火墙处用不燃材料封堵,缝隙用无机防火堵料填塞,防止烟火穿越分区。防火门顶上设置电动防火阀,电动防火阀正常状态下开着,当遭遇火情时,电动防火阀自动关闭,产生窒息灭火效果,等到火情控制后,通过控制中心,把管廊里面的烟气排出去,有利于人员进行检修、维护等工作。灭火器材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1、消防系统管廊内部消防措施2、燃气泄漏预警管廊封闭、缺氧切断了火燃烧的条件,火灾风险大大降低,但密闭空间对燃气是致命的,燃气一旦泄露,在密闭空间里,浓度会迅速提高,可能引发爆炸。如果出现燃气泄露情况,可以依靠地下空间内部的排风系统把浓度降低。一旦燃气泄露,固定在地下空间顶部的危险气体探测器,可以实时监测风险,反馈给中心控制室。危险气体探测器3、排风系统(1)排风方式: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相结合;(2)排风要求: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3)排风口处出风风速不宜大于5m/s;(4)通风口应加设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金属网格,网格净尺寸不应大于10mm×10mm。排风口4、监控与报警系统保证能准确、及时地探测管廊内火情、有害气体、空气含氧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及时上传至监控中心。5、排水系统(1)综合管廊排水区间长度不大于200m;(2)综合管廊的低点应设置集水坑及自动水位排水泵;(3)综合管廊底板宜设置排水明沟,并应通过排水明沟将综合管廊内部积水汇入集水坑,排水明沟坡度不宜小于0.2%;(4)排水应就近排入城市排水系统,并设置逆止阀;(5)天然气管道仓内应设置独立集水坑管廊排出废水温度不应高于40℃。排水明沟6、安全防灾新技术危机发生时让工作人员贸然进入,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机器人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更好的延伸视觉,延长触觉。将机器人引入地下空间,在管廊顶部架设一条轨道,机器人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