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营改增”后的采购比价平衡点由于营业税与销售有关,而与采购无关。采购总支出就是成本,所以营业税阶段的采购策略就是谁的售价低就买谁的货。不过实行增值税制之后,就不一样了。增值税制下,我们的采购支出,将会被分为不含税采购成本和进项税额,因此,在采购总支出一定的情况下,能不能拿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拿到了多少进项税额?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增值税负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采购成本,最终影响到企业利润的多少。刚接触增值税,容易产生的误区是仅关注增值税的多少,仅关注税负。其实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营改增后的利润,而不是税负。因为税负是销项减进项算出来的,进项你给了上家,销项你从下家那要过来了,差额交上去就是了,它压根就是体外运行的。所以只要能从下游企业要来足够的销项,就行了。把重点放在营改增后的利润指标上吧。话题再回来,比如从不同的材料供应商处采购,取得的进项税额不一样,不仅会导致增值税负不同,也会导致采购成本差异,以及附加税费不同。既然利润才是我们的目标,那我们找一下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采购比价的利润平衡点。假设一般纳税人(税率17%)含税售价 X,附加税费率为 10%(含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增加的采购成本X/1.17 、少缴的附加税及附加0.1*0.17*X/1.17;假设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含税售价 Y,附加税费率为 10%(含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增加的采购成本Y/1.03 、少缴的附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加税及附加 0.1*0.03*Y/1.03。令成本因素相等,找出它们平衡点的比价:X/1.17-0.1*0.17*X/1.17=Y/1.03-0.1*0.03*Y/1.03 Y/X=0.86798 没发票的情况下,会导致多交企业所得税,需要考虑。以此类推,从一般纳税人(11%、6%)采购时的比价也可以计算出来。材料采购策略比价表取得发票类型采购价税合计比例使用说明增值税专用发票17% 100% 增值税专用发票3% 86.80% 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并取得3%专票,价税合计最多只能占一般纳税人价税合计价格的 86.80% 增值税普通发票84.02% 不能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最多只能占一般纳税人价税合计价格的84.02% 无发票63.01% 不能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价税合计最多只能占一般纳税人价税合计价格的63.01%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11%服务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