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皆有“意”———古诗词中的“落花”和“流水”意象探究高二语文备课组一、回顾旧课导入《春江花月夜》 一诗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索(月生——月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奇妙地构成了一幅色调优美、情感丰富,而又迷离变幻、光彩斑斓的月夜春江的图画。全诗融情于景,开头部分良辰美景使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鱼龙”、“鸿雁”既是情也是景;特别是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其的思归之情。除了“月”,“落花”、“流水”等意象都是游子思念的载体。二、展示学习目标:探讨古诗词中“流水” 、“落花”两个意象的内涵。三、课文研习:分析“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水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诗句中“落花”和“流水”的意象内涵。明确:诗句解说: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意象内涵: 诗人借落花、 流水来抒发游子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四、探究活动(一)探究古诗词中的“落花”意象的特定内涵1、学生分小组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落花”意象的诗句2、学生展示,师生共同归纳,教师点拨:① 借描写落花这种自然景物,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落花、鸟鸣、春山、幽涧等意象构成恬淡宁静的景致。诗人大概也将落花赋以生命,因此写出了富有生机的落花情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② 借落花抒发伤春之情,感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 晏殊《浣溪纱》 )词人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的是年华易逝,容颜不再。“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