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1 《虽有嘉肴》导学案复习目标:1.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2.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3.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复习重难点:1.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2.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复习过程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关于典章制度的书籍,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该书相传是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五经”是指《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二、整体把握课文节选自(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节选这一部分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仍值得重视。课文先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着,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正因为学习是体验“至道”的最好途径,自然也只有学习了之后,才能了解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只有把知识v1.0 可编辑可修改2 教给别人,也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真正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而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才能自我鞭策,更努力地去弄懂。由此,得出课文的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教人是学习的一半”作为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这里,由讨论“学” ,过渡到了“教” ,粗看起来,逻辑并不严密,但仔细思索玩味,不乏辩证的思维:其一,教和学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有教才有学,二者相互依存。所以我们看到《兑命》中“教”和“学”字形上都用的是“学”字,正印证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教”“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的,指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他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既强调教育者自己要亲身学习,体验道,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反省,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也会深化认识,发现自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