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也谈分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如今,小组合作学习风靡小学语文课堂,被认为是学生学会交往、合作、培育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的最有效方式。那么,在小组合作中如何进行分组合作呢? 一、分组合作要有明确的目的 西方协作学习小组专家大为·约翰逊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积极活跃的学习,让他们主动发表意见、作出选择,能够培育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改提倡合作与独立并重,不能为了迎合形势,为体现分组合作这样一种形式而分组。所以,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考虑这样的方式教学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么目的,合作是为了在共同学习基础上的提高,还是让小组成员之间确立积极关系,使他们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因此,分组要做到按需而分,有明确的目的性。 二、分组合作要把握恰当的时机 课堂上分组要注意主次轻重,不能随意性地为分组而分组,而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进展过程。当知识点需要巩固的时候,当每个思维的个体经过苦思冥想还没有所得的时候,当同一个问题出现了不同答案而引发争吵不休的时候,便是分组合作、调动小群体、集体智慧的时候了。但分组合作也要考虑一个“延迟”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时间。 三、分组合作要讲策略 我们要遵循新课程所提倡的“混合编组”的原则,分组时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一个组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能力倾向等方面有所不同。典型的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 4 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学困生,两名是中等生,能够使水平低的学生多了提问的机会;水平高的学生多了“指导”的机会;水平中等的学生多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会受益。同时,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应当具有“同质性”。组内的“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各组之间的“同质”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制造了条件。 四、分组合作要注重效率 分组合作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有时一说到分组,学生便马上兵分三路,瞄准所谓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议题,各干各的去了。这样有个性的选择充分还给了学生自主,使得合作活动更富有吸引力,效果比较好。可是只注重形式的喧闹是不行的,有时一课下来,收效甚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