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未成年人保护全覆盖,网易等游戏大厂深化实践游戏正向价值]游戏产业正在迎来许多新的命题。 放眼整个行业,网易、腾讯、盛大等大厂大力推动的“未成年人保护”,正成为游戏厂商进展的标配。但是,关于未成年人游戏问题,在防范与保护之外,我们还能做点什么?事实上,要做到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和娱乐三者之间的平衡,在严格的防护与监管举措之外,如何推出更多优质正向的游戏内容,加快行业的内容转型与升级,同样是解决未成年人游戏问题上不可忽视的一环。 涵盖了技术、美术、玩法、剧情、音乐等各项理念的游戏,在文化和教育的承载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未成年人保护”正成为一股小浪潮之时,也该是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在文化和教育领域发光的时候了。 一、游戏作为文化载体,已经到了成熟的时机 第 1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其实从近几年的游戏行业进展情况来看,外界舆论对于游戏的认知不仅在提高,同时也对游戏有了更高的要求。游戏已经不仅仅被希望承担娱乐的功能,青少年引导、传承传统文化等都被加之于“第九艺术”的身上。 随着互联网进展的深化,游戏逐渐成为大众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普遍的娱乐方式。从这个趋势看,未来在生活中游戏将无处不在,我们更需要有一种游戏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比如在传统教育中,融入游戏化的手段让复杂的知识趣味化,也不失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的持续进展升级,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精品游戏。游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已经面临着相对成熟的进展时机。实际上,今年以来国内市场已经有不少游戏大厂提出了“功能游戏”这一概念,并且陆续公布了一些作品,展现出游戏的更多可能性。 第 2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从《我的世界》到《极客战记》,网易正在探究寓教于乐的普世性 游戏作为一种载体,给青少年带来的积极意义主要有智力开发与益智功能、科普功能、教学趣味化等几个方面。纵观目前国内游戏大厂推出的一系列功能游戏以及对游戏内容的优化升级,设计的思路也大都围绕着这几块。其中在国内游戏厂商中,网易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游戏内容的价值探究上一直处于先行者的身位,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和其他载体相比,天生带了娱乐性质的游戏能够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更容易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相比传统学习方式,游戏拥有多反馈、重合作的特质,非常适合传递知识、培育人才。比如对于许多孩子来说,编程是一个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假如通过“编程”这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