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抗战桂林文化城”讨论现场推介会纪要“抗战桂林文化城”讨论现场推介会纪要 时间:20XX 年 10 月 12 日 地点:贺州黄姚酒壶山宾馆 主办:《南方文坛》杂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管委会 与会者:郭运德、张燕玲、朱东、傅谨、傅光明、饶翔、李墨波、黄伟林 、冯艺、邱少忠、张萍、刘铁群、李筱茜、鲍翰、肖晶、曾攀、宁红霞、李逊、张厚刚、李北京、李湘萍、张弘、王燕、徐小珍 郭燕玲(《南方文壇》主编):各位师友,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故乡贺州,首先感谢远道而来的五位北京专家,感谢他们不辞辛劳来给我们把脉点评广西“抗战桂林文化城”的相关讨论;第二感谢贺州,因为这个会是应贺州市委领导、作家朱东盛情邀请而来黄姚举办的,感谢朱部长以及黄姚管委会为我们会议和田野考察所做的准备工作;第三感谢黄伟林教授的讨论团队,今日将给我们带来有关“抗战桂林文化城”的最新讨论成果。 金秋时节来到人文胜地黄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大家一路辗转,昨晚刚人住就忍不住穿街走巷,流连人文山水,深为夜黄姚的古朴韵美而称道,都感叹黄姚“养在深闺人未识”。居然业内专家,也不太了解它曾经在抗战文化中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现代中国三十年,有六年的时间,桂林是中国西南的文化中心,是中国的抗战文化城。而桂林沦陷后,黄姚成了文化名人的集散地,此外,八步、宜州等都星星点点布满了从桂林撤退的文化名流,这都是无法忽视的文化图景。记得杨义先生提到“抗战桂林文化城”时,说要“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几十年了,还是进展不大。今年初的广西政协会上,我跟黄伟林委员联合做了“关于建设抗战桂林文化城纪念馆的建议”的提案,得到自治区政协的高度重视,被定为重点提案并组团到桂林进行了现场调研。 因此,在黄姚召开“抗战桂林文化城”讨论推介会,特别有意义。我们立足于此,不仅在于把广西部分相关讨论推向全国,也不仅在于黄姚在抗战后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所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还在于我们的历史钩沉、文化讨论的呈现,在于寻找连接通续今日乃至未来的历史文脉。历史选择了黄姚,今日黄姚又欢迎我们来到文化遗址的现场,向学界推介已有的讨论,同时更进一步挖掘、发现与更深化的讨论,重新解读与讲述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广西文化人需有如此的人文担当。我们首先以热烈的掌声请出朱常委致辞。 朱东(贺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各位专家嘉宾,大家上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