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庸大学生读书笔记论文五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庸高校生读书笔记论文 1 什么叫中庸?要给其下个定义太难,但许多人还是情愿接受朱熹的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作为平民的哲学,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在行为准则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伴侣有信”。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内心的“诚”,怀着“诚敬之心”、“敬畏之心”,不懈的进行主观心性的修养。在修养方法上,强调“择善而固执之心”的勤奋精神,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在生活的实践中,随着人的成长,人要懂人情世故、学会待人处世、与人为善,并且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处世方法。当我们行走在命运之路上时,面对人生的得失,一路上有苦痛和欢乐,当苦痛时,要学会节制自己的哀伤,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欢乐时,也不能过度。为人处世时,要掌握自己的欲望与自私。做事要遵从规律,用道来法律规范自己,正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说:“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道是什么呢?“道也者,不行须臾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惊乎其所不闻”。读后感·在此句中,特别强调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心存对天地神明的敬畏。正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者,自知也”。在强调慎独时,作者也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慎重,三思而后说,说话办事时,肯定要看场合,区分对象,要说不同的话语。 中庸高校生读书笔记论文 2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如同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春秋保干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简单呀!特别是我们今日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许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苦痛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