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肾脏病高血压与肾脏病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翟磊肾脏在维持正常人体血压中的作用肾脏在维持正常人体血压中的作用(1)肾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2)激肽释放酶-激肽和前列腺素;(3)肾髓质降压物质;(4)肾脏对钠、水代谢的调节;(5)其他因素的平衡。高血压与肾脏之间的交互影高血压与肾脏之间的交互影响响过高的血压是否能直接传递到肾小球内而使跨毛细血管压增高是能否导致肾脏损害的关键。另一方面,在一般情况下,一旦肾脏实质病变出现,肾单位数目减少,又都可以使入球小动脉阻力降低,囊内跨膜压力进而增高。一、高血压性肾损害一、高血压性肾损害以持久的高血压作为病因,可直接造成肾脏的损害,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单位萎缩,并出现肾功能减退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病变重者还可出现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将这种由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肾损害。小动脉性肾硬化小动脉性肾硬化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主要为小动脉性肾硬化。长期或严重的高血压可引起肾脏小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并累及肾单位,最终导致肾脏发生硬化性改变,称为小动脉性肾硬化。这是高血压直接作用的结果,是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小动脉性肾硬化小动脉性肾硬化根据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和速度、高血压对肾小动脉造成的不同病理改变和病程发展,临床上将小动脉性肾硬化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和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两类。肾小动脉硬化影响因素肾小动脉硬化影响因素1.高血压2.衰老3.性别4.种族5.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尿酸血症。1.1.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发病机理主要原因:肾小球的高灌注状态病程后期的肾功能减退常为进行性的,其原因可能为:①高血压与肾脏损害的交互影响;②高血压引起的肾单位损伤,致使残余的正常肾单位发生代偿性高灌注、高滤过,如果高血压持续发展,可使残余肾单位进行性减少,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肾损害理化异常?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肾损害理化异常?尿微量白蛋白、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增加。此外有报道尿α1微球蛋白比尿β2微球蛋白更早期反映肾小管受损。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诊断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诊断临床诊断(1)必需的条件:①为原发性高血压。②出现蛋白尿前一般已有5年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程度一般>150/100mmHg)。③有持续性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镜检有形成份少。④有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硬化性视网膜改变。⑤除外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⑥除外其他继发性肾脏疾病。(2)辅助或可参考的条件:①年龄在40~50岁以上。②有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③有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病史。④血尿酸升高。⑤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⑥病程进展缓慢。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诊断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诊断病理诊断如临床诊断发生困难,可作肾活检,病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其肾小动脉硬化程度与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缺血和纤维化病变程度相一致。高血压和小动脉硬化,肾穿刺容易出血,需加以注意(尤其是老年患者)。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临床上主要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另外,还应与肾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盂肾炎继发性高血压、尿酸性肾病、止痛药性肾病、小管间质疾病导致的缺血性肾病等相鉴别。表表11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慢性肾小球肾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高血压的鉴别炎继发高血压的鉴别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慢性肾炎继发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肾炎既往史(-)(+)年龄(岁)40~6020~30高血压与尿异常的先后关系高血压在先尿异常在先水肿少见常见尿异常表现轻至中度蛋白尿,有形成份少尿蛋白可比较多,红细胞、管型常见肾功能与眼底病变关系眼底病变相对重,肾功能较好眼底病变相对轻,肾功能较差表表11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慢性肾小球肾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高血压的鉴别炎继发高血压的鉴别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慢性肾炎继发高血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