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战后的新世界 二战后的新世界【阶段特征】本阶段从 1945 年到 20 世纪90 年代,这是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进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曲折进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向纵向进展的时期;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进展及对全球影响深化扩展时期。 【基本线索】1、政治方面:(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英国在对外政策上开始依附美国,法国徒有其大国虚名,德、意、日法西斯成为战败国,不再是国际上的主角,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 60 年代后又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社会主义:二战后,欧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大多数国家(除南期拉夫)都仿照苏联,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其弊端日益暴露,各国相继开始了探究社会主义进展道路的改革,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重大挫折,导致连续的政治动荡,最终导致苏联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 2、经济方面:(1)资本主义:a。 二战后,经过短暂恢复后,借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展以及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本主义经济在 50 年代到 70 年代初,进入相对稳定的高速进展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进展尤为突出,西欧国家加快合作步伐。 b.以 1973 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滞胀”时期。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第 2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进展新格局。 c.80 年代美国经济复苏,90 年代出现繁荣,但除美国外,西方其它国家经济增长并不明显。 (2)社会主义: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期拉夫)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进展困难重重。 中国在经历曲折之后,开始了符合本国国情模式的探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国际关系方面:a.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全球性的特征更加突出,联合国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织。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这也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的对峙时期。 两大阵营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进展中国家)崛起后的复杂斗争。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