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才培育新老机制的比较讨论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才培育新老机制的比较讨论 摘要:从桥头堡到辐射南亚、东南亚,从南博会到自贸区,云南在“一带一路”总体倡议布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境贸易人才培育机制创新是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保证。本文通过阐述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才培育新老机制,从对比的视角揭示改进的内涵和必要性,为高校跨境贸易人才培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才;新老机制;对比 云南省处于中国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之一,从桥头堡到辐射南亚、东南亚,云南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多届南博会的成功举办、自贸区的设立,都体现了国家对于云南省战略要地的支持态度。但政策的红利的释放,除了资金以外,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创新云南跨境贸易人才的培育机制在新时代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意义重大。 一、传统跨境贸易人才培育机制 跨境贸易不是一个专业名称,是一个贸易的业务类型。当某个地区与国际社会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时,跨境贸易随之产生。传统的跨境贸易其实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一个较为传统的专业,通过对云南二十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立了国际贸易专业,但云南的跨境贸易人才仍然很缺乏。通过企业调研发现,很多企业都苦于招聘不到想要的从事跨境贸易的人才。 传统跨境贸易的人才培育机制可以概括为“老师一教材一学生”自上而下的人才培育机制,老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国际贸易的讨论生或者博士,极其缺乏国际贸易实务经验,教材多为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如贸易的分类、顺差逆差、汇率等知识的讲授,培育的目标多为海关、涉外经济贸易部门等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实施的过程多采纳理论为主的教授,实验课用软件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单演示,校外实习课时缺乏,无法满足人才培育的需要。许多学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只是对零散的实验流程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练,不能从企业管理的视角理解国际贸易操作的缘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是建立在简单业务、简单流程和单项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在培育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培育度不够。 二、新时代跨境贸易人才培育机制 新时代背景下,跨境贸易的人才培育机制建立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对于应用型人才培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已经催生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发生了巨大改变。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