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蝴蝶疮是一种原因不明,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红斑狼疮。可分为盘状红蝴蝶疮和系统性红蝴蝶疮。盘状红蝴蝶疮好发于面颊部,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多为慢性局限性;系统性红蝴蝶疮临床表现复杂,除有皮肤损害外,常同时累及全身多脏器、多系统。在中医文献中尚未找到类似红斑狼疮的记载,但从临床表现来看,属于中医的“温毒发斑”“痹证”“水肿”“心悸”等范畴。•总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而成。•热毒炽盛热毒蕴结,内传脏腑,外阻于皮肤,内瘀阻于肌肉、关节,则发系统性红蝴蝶疮。•阴虚火旺邪热炽盛,伤及阴液致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脾虚肝旺病久气血两伤,致脾虚肝旺。•脾肾阳虚病程后期,每多阴损及阳,以致脾肾两虚,气化失权。•气滞血瘀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致气血凝滞,郁结肌肤。•本病六淫侵袭、劳倦内伤、七情郁结、妊娠分娩、日光曝晒、某些内服药物都可成为本病发病的诱因。•西医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请楚,但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某些环境因素、物理因素、性激素有一定的关系。盘状红蝴蝶疮系统性红蝴蝶疮•一般检查:血常规呈中度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沉加快,尿中有蛋白及红、白细胞和管型,蛋白电泳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a2球蛋白增多,白、球蛋白比倒置。•免疫学检查:①狼疮细胞阳性率在60%左右,对诊断SLE有重要价值。②抗核抗体(ANA)检查,阳性率在90“以上,其中抗双链DNA抗体(dsDNA)特异性高,阳性率为95%.效价与病情轻重成正比,是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③补体测定:血清总补体及C3C4的检测,C3低下是表示SLE活动的指标之一;C4低下提示SLE的活动性和SLE患者易感性。④狼疮带试验检查,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患者皮肤的表皮与真皮交接处,可见IgG、lgM、C3呈颗粒样带状沉积。DLE50%~90%阳性率;SLE50%阳性率,在系统性红蝴蝶疮的正常皮肤非暴露部位阳性率为50%,阳光直射部位阳性率达70%,皮损部位高达90%以上。是确诊红斑狼疮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明显,可出现风湿结节;无系统性红蝴蝶疮特有的皮肤改变,对光线不敏感;抗风湿因子大多为阳性;红斑狼疮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查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可有关节畸形;无红斑狼疮特有的皮损;类风涅因子大多呈阳性;狼疮细胞检查多呈阴性。•皮肌炎多从面部开始;皮损为以双眼睑为中心的紫蓝色水肿性红斑,多发性肌炎症状明显;肌酶、尿肌酸含量异常。辨证论治外治内治其他疗法西医治疗、中成药热毒炽盛证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证脾虚肝旺证气滞血瘀证多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解毒入手。但本病病情复杂,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心。•避免日光曝晒。•避免感冒、受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各种诱发本病的药物。•饮食健康,注意营养。•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避免劳累,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肾脏受损害者,应忌食豆类及豆制品等含植物蛋白高的食品,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本节完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3。皮损局限于头、面部称为局限型。尤以两颊、鼻部为著。(图)初为针尖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微高起的鲜红或桃红色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边缘略高起,中央轻度萎缩,形如盘状,表面覆有灰褐色的黏着性鳞屑,鳞屑下有角质栓,嵌入毛囊口内,毛囊口多开放,犹如筛孔,皮损周围有色素沉着,伴毛细血管扩张。两颊部和鼻部的皮损可相互融合,呈蝶形外观。黏膜亦可累及,主要发生在唇部,表现除鳞屑红斑外。可发生糜烂、溃疡。少数不典型的面部皮损类似脂溢性皮炎;有的水肿明显,颇似多形性红斑;有的炎症轻微,只有表面粗糙、角化、肥厚;有的在面部有红丝缠绕。部分患者可同时在颜面、头皮、手背、足跖、躯干等多处部位发生,此型称之为播散型盘状红蝴蝶疮。一般无自觉症状,进展时或日光曝晒后可有轻度瘙痒感,少数患者可有低热、乏力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本病呈慢性经过.1%~5%的盘状红蝴蝶疮可发展为系统性红蝴蝶疮或继发皮肤癌变。病变呈进行性经过,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性,男女之比约为l:10。(图)本病早期表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