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_第1页
1/6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_第2页
2/6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_第3页
3/6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 【发布时间:2012-6-11 浏览人次:2213 字体:大 中 小 】 建国60 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变化,从大地景观到衣食住行,从社会制度到思想观念,翻天覆地,史无前例,而其中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内心,那就是社会价值观。 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一)社会价值观 1、价值观:与动物不同,人类拥有“观念”。人类的“观念”有无限多,而价值观不是一般的观念,它是关于是非曲直的观念――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有了它,人类才能分辨生活的甜酸苦辣,才能懂得耻辱和光荣,才有了关于未来的梦想。 2、社会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关系的场合被称为“社会”;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纲常”或“社会行为准则” 3、价值观分类:价值观分为两大类,即“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对基本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并且能够反映基本的、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或者说,能维持社会基本团结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都是非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里,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活力,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能阻止社会分裂。 4、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绝大部分价值观的变迁是被动的,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社会价值观由社会关系决定,社会价值观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 (二)社会价值观变迁(理论) (三)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轨迹 1、建国后到文革前: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一致)建国后到文革前,是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一元的革命价值观。 2、文革中:社会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化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扭曲的一致) 第一,意识形态的地位变得极端重要,精神的作用、主观的作用被夸大到极端。第二,巩固意识形态的方法是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第三,怀疑一切,打倒一切,造成思想文化的荒芜和倒退。 3、 1978 年改革开放后代到现在:社会价值观的迷茫、沉沦与反思时期。(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不一致)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价值观迷茫阶段。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中期,价值观沉沦阶段。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价值观反思与怀念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及其应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