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第二章 分子结构 第三章 晶体结构 第四章 配合物 第二篇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 第三篇 水溶液化学原理 第九章 酸碱平衡 第十章 沉淀平衡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 第十二章 配位平衡 第四篇 元素化学(一) 非金属 第十三章 氢和稀有气体 第十四章 卤素 第十五章 氧族元素 第十六章 氮 磷 砷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第十八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五篇 元素化学(二) 金属 第二十一章 p 区金属 第二十二章 ds 区金属 第二十三章 d 区金属(一)第四周期d 区金属 要 求 绪 论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和方法。了解化学发展的现状。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 第一篇 物质结构基础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教学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原子能级、波粒二象性、原子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等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近代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熟悉 s、p、d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和各区元素原子层结构的特征。会从原子半径、电子层构型和有效核电荷来了解元素的性质。熟悉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及主要氧化值的周期性变化。 1.本章第1、2、3节讨论原子、元素、核素、同位素、同位素丰度、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概念。其中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最重要的,其余都是阅读材料。 2.本张第4节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基本要求是建立定态、激发态、量子数和电子跃迁 4个 1 概念,其他内容不作为教学要求。 3.第5节是本章第1个重点。基本要求是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初步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的推算。本节小字部分为阅读材料。 4.第6节是本章第2个重点。基本要求是掌握确定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在给定原子序数时能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状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能量最低原理。本节小字内容不作教学要求。 5.第7、8节是本章最后 1个重点。要求建立元素周期律、周期系、周期表、周期性的基本概念。此外,重点掌握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 3个基本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2章 分子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 从价键理论理解共价键的形成、特性(方向性和饱和性)和类型(键和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