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无脊椎动物学教案

无脊椎动物学教案_第1页
1/62
无脊椎动物学教案_第2页
2/62
无脊椎动物学教案_第3页
3/62
1 无脊椎动物学教案 主讲教师:唐贵明 讲课与学习的关系: ① 课堂气氛,以及需要掌握、记住的内容 ② 学习分析、综合所学内容的方法 ③ 了解动物学的最新成果及最新发展动态,并了解一些参考资料等。 ④ 相当一部分内容要在自学中完成,即给予学生更大自学空间。(主动学习)。 参考资料: 1、武汉大学等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华中师院等编《动物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3、江静波等编《无脊椎动物学》(修订本) 1982 4、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武汉大学等《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8 6、吴志强等《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4 7、龚兆锋等《动物学实验教程》山东气象出版社 1995 无脊椎动物学是普通动物学的两大内容之一,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现在所讲的脊椎动物学实际上是包括了脊索动物的全部,脊椎动物只是其中的一个亚门。无脊椎动物讲述的是脊索动物门以外的所有各门动物,是一个大类群。其种类和数量均在动物类群中占了绝大部分,从已描述过的 200 多万种动物来看,脊索动物类不到5 万种,其余均为无脊椎动物。 绪论 目的与要求:了解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及动物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动物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初步分类知识;对动物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动物学的意义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重点与难点:动物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与讨论。 §1 .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一、 生物的特征: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繁殖、生长发育(同化和异化)、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就目前已知情况而言,地球是唯一具生命现象的天体,已鉴定的约 200万种,估计(1990 最新估计)约有2000 万~5000 万种待发现和命名。(Brusca 等)动物界占3/4 以上。 二、 生物的分界: 1、二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林奈( 1735)提出,到20 世纪 50 年代仍广泛使用。 2、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Hogg,1860,Haeckel,1866 提出),但在 20 世纪 60 年代才开始流行。 2 3、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细菌、蓝藻),原始有核界(藻类、多数粘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Copeland,1938) 4、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Whittaker,1969 惠特克)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仍在沿用,也得到广泛采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无脊椎动物学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