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 本 天 皇 家 族 历 史 : 传 承 “万 世 一系 ”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称号,日本国家的象征。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书籍记载于前660年)。由于被认为不同于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故具有神性),天皇与其家族没有姓(历史学上称其为天皇氏),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其公民权。虽然裕仁以后的日本天皇已宣布完全放弃历史上其被赋予的“神性”,但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着“国家”。 天皇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称号,为日本的国家元首和国家象征,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乃现今世界中唯一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日本皇室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皇室。根据日本史书的记载,天皇的族系一脉相传,至今不断。日本天皇并不会像中国等邻近国家的君主一样,因为改朝换代而被轮替,这是由于天皇在历史 2 上能掌握实权的时间很短,所以反而能避过战争戡乱,使皇室更加长寿。 由于被认为不同于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故具有神性),因此天皇与其家族没有姓(历史学上称其为天皇氏),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其公民权。虽然昭和天皇以后的日本天皇已宣布完全放弃历史上其被赋予的“神性”,但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着“国家”。 日本君主使用“天皇”称号,大概是在相当于中国唐朝的时期。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皇后并称二圣,这可能影响到日本天皇称号的采用。日本天皇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 673—688年前后天武天皇制定的《飞鸟净御原令》。中国称日本元首为天皇大约是在清末的同治时期。在日本的历史上,出现天皇的称号以后,还曾有天皇和皇帝的称号并用的情况。这种两个称号并用的天皇有 43代元明、45代圣武(追谥)、46代孝谦、50代桓武。到了近代的明治元年(1868年)后,日本致外国首脑信件、国际条约批准书、宣战诏书使用的都还是皇帝称号。1936年推行大东亚共荣圈统治后,对外就完全使用天皇称号了。民间则称天皇为君上或大君。 日本的现任天皇为明仁,年号平成,于 1989年即位。[1] 3 天皇 在西元第一至三世纪,日本各小国君主称“王”或“君”,约到西元第四、五世纪诸王形成联合体,首脑设在大和地方,王的首领改称为“大王”。大约七世纪圣德太子时代,公布十七条宪法,受当时中国儒教的影响,把大王改为天皇。 隋炀帝时,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天皇敬曰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皇”一词。但是,中国《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