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轨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金熙德 在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日本正加紧构筑面向21世纪的对外 战略。值此时刻,对近代以来日本外交的演变进程作一总结,对 分析和把握其未来演变趋势不无裨益。 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历史岁月,日本基本上处于以中国 为中心、以朝贡与册封为纽带的东亚“华夷体系”的边缘。19世 纪中叶以来,在“西力东渐”的过程中,日本把外交坐标的主轴 迅速移向西方,取得了明治维新的成功,在西方列强中占据了一 席之地,形成了以“脱亚入欧”为理念、以“主权线”“利益线 ”理论为依据、以“大陆政策”为核心的军事扩张路线,走上了 侵略中国和朝鲜、图谋独霸东亚的道路。 1945年的战败和被占领,宣告了近代以来日本军事扩张路线 的彻底破产。经过约 7年的被占领期,日本重新形成了“以日美关 系为基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外交路线。其基本内容包 括:在安全上主要依赖美国,辅之以有限度的自主武装,放弃对 外军事手段和集体自卫权;在国际舞台上采取“低姿态”,在重 大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把主要外交资源投入到经济领域,以对 外援助等经济方式为主要外交手段。 从广义上说,日本在50年代初期确立“日美基轴”与“经济 中心”的战后外交路线以来,就已进入了新的外交转折进程。但 从狭义上说,日本外交的新转折的进程是于80年代中期正式启动 的。经过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高潮期,90年代后半期日本外交调 整进程进入了新的探索期。与明治维新和二战以后两次重大外交 调整相比,日本外交的新调整具有如下显著特点:前两次调整是 在“外压”与“内忧”之下经过较短时期而完成的,当前新外交 调整的条件和时间都比前两次宽松得多,日本有可能较更自主地 、从容地构筑面向21世纪的对外战略。 日本究竟要成为何种政治大国,要发挥何种国际作用?围绕 这一问题,日本国内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和思潮。一方面,从 中曾根康弘的“政治大国论”到小泽一郎的“普通国家论”,反 映着争当政治大国的共同志向,但其具体内容反映着不同时期的 各自特点。另一方面,武村正义的“小国论”则继承了石桥湛山 以来的“小国主义”和战后以来的和平主义的传统;船桥洋一的 “文民大国论”,提倡日本的国际贡献应侧重于非军事领域。这 些主张都与前一种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两种基本模式以 外,日本还存在着左、右两方面的更为激进的主张,反映着非武 装中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