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色指数的计算 光源显色性定义: 是指与参照标准下相比较, 一个光源对物体颜色外貌所产生的效果。1965 年C IE 制定一种评价光源显色性的方法, 简称“测验色”法, 1974 年修订后, 正式向国 际上推荐使用。此方法是用一个显色指数量值表示光源的显色性。光源的显色指数是待评 光源下物体的颜色与参照光源下物体颜色相符程度的度量。为了符合人类长期的照明习惯, C IE 规定5000 K 以下的低色温光源用普郎克辐射体作为参照光源, 色温 5 000 K 以上的用 标准照明体D 作为参照光源, 设定参照光源的显色指数为 100。评价时采用一套 14 种试验 颜色样品, 其中 1 到 8 用于光源一般显色指数(8 个数平均值) , 各试验色样的数值称之为特殊显色指数。我们平时说的“显色指数”, 即是一般显色指数的简称。若某个试验色样在待评光源与参照光源照明下有颜色差 Ei那么: 特殊显色指数1 0 04 6iREi; 一般显色指数81/8aiRR 一、根据待测光源的光功率谱分布, 计算待测光源的色度坐标kx ,ky ,ku ,kv 及相关色温CT 。 1、待测光源的色度坐标kx ,ky ,ku ,kv 的确定 使用光谱仪测出待测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函数( )sP ,计算光源的三刺激值 X,Y,Z: 7 8 03 8 0( ) ( )msXKPxd,7 8 03 8 0( ) ( )msYKPyd;7 8 03 8 0( ) ( )msZKPzd; 其中: mK 为辐射量和光度量之间的比例系数,为常数,等于 683 lm / W。 ( )x , ( )y , ( )z 为 CIE1931 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注:此处的三刺激值可由 1931CIE-RGB 系统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 )r , ( )g , ( )b 来确定。某一波长 的光谱刺激 ( )r , ( )g ,( )b 与光谱色度坐标( )r ,( )g , ( )b 关系如下:rrrgb,ggrgb,bbrgb;某一波长 的光谱刺激 ( )r , ( )g , ( )b 与( )x , ( )y , ( )z 色度坐标关系为: 0 .4 9 0 0 0 ( )0 .3 1 0 0 0( )0 .2 0 0 0 ( )( )0 .6 6 6 9 7 ( )1 .1 3 2 4 0( )1 .2 0 0 6 3 ( )rgbxrgb, 0 .1 7 6 9 7 ( )0 .8 1 2 4 0( )0 .0 1 0 6 3 ( )( )0 .6 6 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