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术语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 。 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大型的孢子囊内可形成数量众多的孢囊孢子,小型孢子囊内只有一至几个孢子。着生孢子囊的特殊分化的菌丝称为孢囊梗(sporangiophore)。 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单位的一种统称,其功能如植物的种子,但与种子不同之处在于孢子不含有先期形成的胚胎,有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大类。 孢子囊(sporangium):低等真菌产生内生无性孢子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 胞间联丝: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是以质膜为界线、直径为20~30nm 的通道,内含一个轴向的膜质器件—链管(desmotuble),两个膜之间的空间大约 5nm,且含有微管。 胞囊(cyst):异皮线虫属某些种的成熟雌虫死亡后,表皮变褐变硬即为胞囊,内藏大量虫卵。 被动抗病性(passive resistance):是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闭囊壳(cleistothecium):包被是完全封闭、没有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 避病性(avoidance):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植物可能因时间错开或空间隔离而躲避或减少了与病原物的接触,前者称为“时间避病” ,后者称为“空间避病” 。 并发症(complex symptoms):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称为并发症。 病毒(Virus):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又称为“病害三要素” 。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病害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表示植株或器官患病的轻重程度(例如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植株)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病因:使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 病原生物(path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