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26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推拿科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定义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又称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Ganz教授等于1999年及2003年报道及正式提出FAI的概念指异常的髋关节形态,即股骨和/或髋臼的解剖结构的异常,在髋关节运动时,股骨近端和髋臼边缘发生碰撞,从而引起髋臼盂唇和/或相邻的髋臼软骨的损害,出现髋部疼痛,尤其在髋关节屈曲内旋时疼痛明显和髋关节屈曲内旋受限等一些列症状,最终表现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好发人群:喜欢运动的青壮年,20-40岁,发生率10%-15%。腹股沟区慢性疼痛为锐痛,可出现大粗隆部位的疼痛并向大腿外侧放射。初为间歇痛,以后变为持续性伴髋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屈曲内收内旋受限明显。临床特点解剖髋臼横韧带髋臼底盂唇关节软骨后上方厚实,内壁最薄外展45度,前倾15度解剖股骨近端(后面观)关节凹股骨头股骨颈小转子梨状窝/转子窝大转子前倾后倾•.•后倾股骨颈和后髁之间的角度减小(股骨头向后)前倾股骨颈和后髁之间的角度增大(股骨头向前)髋关节解剖学异常导致股骨近端与髋臼边缘异常的异常碰撞发病机制股骨近端解剖学异常股骨头颈连接处前部或者前上部骨性突起(手枪柄样畸形)股骨头形态不规则(非球形)偏心距缩短前倾角减少髋臼解剖学异常发育畸形髋臼过深髋臼内陷髋臼后倾盂唇骨化髋内外翻FAI分型凸轮样撞击(CAM)常见于活动量较大的青壮年男性股骨骨近端畸形是产生凸轮样撞击征的主要原因。常见的畸形是前部或前上部股骨头颈连接处骨质异常突出枪柄样畸形通常由股骨头的非球形部分或者宽展突出畸形的股骨颈在屈曲和内旋时挤压、碰撞并剪切髋臼软骨及髋臼唇,剪切力造成髋臼唇从表面向内部损伤及从髋臼上撕裂,髋臼软骨的损害通常发生在髋臼的前上部骨突在挤入髋臼时对髋臼软骨的损伤较深,平均深度11mm头颈结合部增生屈髋过程,增生的头颈结合部挤压髋臼盂唇和软骨FAI分型钳夹型撞击(PINCER)常见于女性,髋臼解剖异常是钳夹样撞击症的必要条件,髋臼过深,髋臼前倾不足,髋臼后倾,髋臼陷入等病变是此类撞击的原因髋臼的局部或广泛过度覆盖引起撞击,因此髋臼与股骨头颈结合部之间为线状接触,由此造成的髋臼软骨损伤为相对较薄而浅的条带样损伤,损伤的位置在该接触部位的周边。软骨损伤的平均深度为4mm。此外由于挤压,可能造成股骨头向后方半脱位,反复的半脱位可能造成后方关节软骨的磨损。髋臼过度覆盖屈髋过程,髋臼前缘增生部分撞击股骨头颈结合部,造成股骨头向后半脱位FAI分型混合撞击(MIXED)大部分病例为混合撞击,即同时存在髋臼和股骨头颈结合部的异常解剖。特殊查体:1.前方撞击征:患者仰卧位检查,阳性表现为屈髋90°时,被动内收、内旋髋关节,出现可复制的疼痛。常规查体:多数步态正常,少数可出现臀肌步态。可能出现腹股沟区压痛,少许患者存在大结节区域压痛。较多患者出现髋关节屈曲、内旋活动受限。少数患者出现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查体前方撞击征查体2.后方撞击征:患者仰卧位检查,阳性表现为髋关节完全伸直时,被动外旋髋关节引起疼痛。后方撞击征查体3.Drehmann征:患者仰卧位检查,阳性表现为髋关节屈曲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被动外旋活动。Drehmann征查体4.屈髋外展外旋试验:也称Patrick试验或“4”字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患肢屈曲、外展、外旋呈“4”字形,踝关节置于对侧肢体膝关节以上大腿上,阳性表现为外展外旋受限,向下方施加压力出现髋部疼痛,测量股骨外髁与检查床面的距离高于健侧。缺乏特异性,骶髂关节病变也可出现阳性。“4”字试验影像学检查评估FAI的标准X线片为两种:一为骨盆前后位X线片,二为股骨近端穿台位片。前后位片要求双下肢内旋15°补偿股骨前倾角。穿台位片同样要求下肢内旋球管对准患侧腹股沟。钳型撞击评估——广泛髋臼覆盖髋内陷:髋臼窝的轮廓线接触到髂骨坐骨线或重叠至髂骨坐骨线内侧髋臼突出:股骨头轮廓线重叠至髂骨坐骨线内侧成人CE角正常为25°-39°,CE角大于39°提示髋臼过度覆盖股骨头突出指数(C/B)即股骨头未被覆盖的部分与股骨头直径的比值:正常为小于25%,髋臼过度覆盖者为0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