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科黄明龙概念•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一组源自上腹部、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的症候群,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上腹胀闷或早饱感或餐后饱胀、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但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影像学和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前述检查有明显异常者称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dyspepsia,OD)。老年人是老年人是FDFD高危高发人群高危高发人群老年人是老年人是FDFD高危高发人群高危高发人群发达国家消化不良发病率为15%~41%,亚洲不同地区发病率为8%~23%,我国报道的发病率为18%~35%。我国广东地区普通人群的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为24.5%。FDFD老年患者的发病机制特点老年患者的发病机制特点1、老年人胃运动功能减退、胃电活动减弱、节律紊乱,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动力减退可能是老年人FD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FDFD老年患者的发病机制特点老年患者的发病机制特点2、胃肠道对化学性刺激或机械性扩张的阈值降低更显著。3、绝大多数老年人(慢性萎缩性胃体胃炎和严重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除外)仍有良好的泌酸能力,甚至代偿性增加。FDFD老年患者的发病机制特点老年患者的发病机制特点4、H.pylori感染率高。5、唾液腺、胃底腺、胰腺的消化酶分泌功能随增龄而减退。6、精神心理、环境因素等参与度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FD表现为慢性消化不良,症状多起病缓慢,病程持续或反复。主要症状:①餐后饱胀不适: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而不适的感觉。②早饱感:进食较平素量少的食物后即感觉胃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完成正常进餐。③上腹痛:上腹部主观疼痛和不适的感觉,部位于上腹中央剑突下1~2cm致脐上方的范围。④上腹烧灼感:上腹部灼热不适的主观感觉。⑤上腹胀气、过度嗳气、恶心。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可将FD分为两个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distresssyndrome,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painsyndrome,EPS)。临床上两个亚型常有重叠,有时可能难以区分,但分型对选择治疗将有一定帮助。•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餐后饱胀不适(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早饱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3天。•上腹痛综合征(EPS):•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上腹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上腹部烧灼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1天。*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建议将胃镜检查作为消化不良诊断的主要手段。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便潜血、Hp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等,必要时可行上腹部CT检查。诊断标准诊断标准•FD的(罗马Ⅳ)诊断标准:•①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部烧灼感;•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鉴别诊断特点鉴别诊断特点1)、在询问病史和症状评估时,除常规询问和评估的内容以外,还需了解患者是否患有易致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如慢性心衰、慢阻肺、帕金森病等)及老年人常用药物。2)、由于老年人也是器质性消化不良(OD)的高危高发人群,要特别重视患者有无报警症状和体征,并积极进行内镜、腹部影像学、血生化及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排除OD。诊断评估诊断评估•对老年人消化不良的评估需包括有无警报症状、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心理状态等。•首先应注意是否有报警征象包括:年龄>40岁的初发病者;消瘦、贫血、频繁呕吐、呕血或黑便、吞咽困难、腹部包块、黄疸;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及有肿瘤家族史等。FD症状程度的判定FD症状程度的判定根据主要症状:如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可采用“五级评分体系”进行评分(程度+频度)判定其症状程度。•FD症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