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用药护理主讲人:郭孝辉主讲人:郭孝辉•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排泄(一)老年人药代动学特点•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免疫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作用(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一、老年人的用药特点主讲人:郭孝辉研究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概念药代动力学示意图(一)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主讲人:郭孝辉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安全的给药途径,其吸收部位为胃肠道影响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有:①胃液pH升高。如苯巴比妥、地高辛的吸收率因胃pH升高而减少。②胃排空速度减慢,影响小肠远端吸收的药物或肠溶片。③肠肌张力增加和活动减少,使药物吸收增加。④胃肠道血流减少吸收减少;肝血流减少,血药浓度升高1.药物的吸收主讲人:郭孝辉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向组织器官及体液转运的过程。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主要有:①机体组成成分改变对药物分布的影响。②老年人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③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对药物分布的影响2.药物的分布主讲人:郭孝辉(1)功能性肝细胞减少。(2)酶的合成量及酶的活性降低。(3)肝脏代谢速度慢,药物转化速度慢,半衰期延长,首过效应能力减低。(4)肝细胞合成清蛋白能力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效力增强,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3.药物的代谢(肝脏)主讲人:郭孝辉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由肾以原形排出体外的药物蓄积(药物排泄时间延长,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老年人用药应注意:1.减少剂量2.适当延长给药时间3.监测血药浓度4.药物的排泄(肾脏)主讲人:郭孝辉1.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2.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3.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4.免疫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作用(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主讲人:郭孝辉吗啡的镇痛作用增强,易发生呼吸抑制地西泮引起醒后困倦或定位不准及尿失禁,活动减少等利血平或氯丙嗪、抗组胺药及皮质激素等引起明显的精神抑制和自杀倾向氨基糖苷类易致听力损害阿托品后心率的增加少于年轻人5倍1.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主讲人:郭孝辉老年人心脏对缺O2、高CO2、儿茶酚胺等的刺激及反应明显减弱;多种药物,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对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物非常敏感,一般治疗量即可引起持久性血凝障碍及自发性内出血危险。2.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主讲人:郭孝辉老年人用糖皮质激素对葡萄糖代谢的抑制作用降低,促进蛋白异化作用的敏感性增高,易致糖尿病或骨质疏松;老年人对葡萄糖和胰岛素的耐受能力下降,大脑耐低血糖能力也较差,易致低血糖反应或昏迷;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补充性激素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雌激素可引起子宫内膜和乳腺癌变,而雄激素可引起前列腺肥大或癌变等。3.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主讲人:郭孝辉老年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的发生较为常见。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一般主张当肝、肾功能正常时,抗菌药物的剂量可稍增加或适当延长疗程以防感染复发。老年人对药物的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并不因免疫功能下降而降低。4.免疫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作用主讲人:郭孝辉合理用药三要素安全经济有效二、老年人的用药原则主讲人:郭孝辉(一)适应证的原则(二)个体化的原则(三)安全性的原则(四)有效化的原则二、老年人的用药原则主讲人:郭孝辉•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1。受益原则•以不超过三至四种为宜,最多不超过五种。最小有效剂量原则•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与禁忌证,增加药物效应的协同作用,或出现拮抗反应而使药物效应减弱或消失。五种药原则•用药一旦出现新的症状,甚至发生毒副作用,应立即暂停用药。暂停用药原则(一)适应证的原则主讲人:郭孝辉1.给药剂量个体化•中国药典规定老年人用药为成人量的3/4,一般开始为成人量的1/4到1/3,然后根据临床反应调整剂量。监测血药浓度与肾功能降低的情况调整剂量,实行剂量个体化。2.给药方式个体化•老年人用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