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暴雨洪水计算分析

暴雨洪水计算分析_第1页
1/9
暴雨洪水计算分析_第2页
2/9
暴雨洪水计算分析_第3页
3/9
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表3.1.2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水方法 地区 作物种类 灌溉设计保证率(%) 地面灌溉 干旱地区 或水资源紧缺地区 以旱作为主 50~ 75 以水稻为主 70~ 80 本干旱地区 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 以旱作为主 70~ 80 以水稻为主 75~ 85 湿润地区 或水资源丰富地区 以旱作为主 75~ 85 以水稻为主 80~ 95 喷灌、微灌 各类地区 各类作物 85~ 95 表3.3.3 灌排建筑物、灌溉渠道设计防洪标准 建筑物级别 1 2 2 4 5 防洪标准(重现期a) 100~ 50 50~ 30 30~ 20 20~ 10 10 3.3.3 灌区内必须修建的排洪沟(撇洪沟),其防洪标准可根据排洪流量的大小,按5~10a确定。 附录C 排涝模数计算 C.0.1 经验公式法。平原区设计排涝模数经验公式: Q=KRmAn (C.0.1) 式中:q——设计排涝模数(m3/s·km2) R——设计暴雨产生的径流深(mm) K——综合系数(反应降雨历时、流域形状、排水沟网密度、沟底比降等因素) m——峰量指数(反应洪峰与洪量关系) N——递减指数(反应排涝模数与面积关系) K、m、n 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实地测验确定。(规范条文说明中有参考取值范围) C.0.2 平均排除法 1 平原区旱地设计排涝模数计算公式: )12.0.(4.86CTRqd 式中 qd——旱地设计排涝模数(m3/s·km2) R——设计暴雨产生的径流深(mm) T——排涝历时(d)。 2 说明:一般集水面积多大于50km2。 参考湖北取值,K=0.017,m=1,n=-0.238,d=3 2.平原区水田设计排涝模数计算公式: )22.0.(4.86'1CTFEThPqw 式中qw——水田设计排涝模数(m3/s·km2) P——历时为 T 的设计暴雨量(mm) h1——水田滞蓄水深(mm) ET`——历时为 T 的水田蒸发量(mm),一般可取3~5mm/d。 F——历时为 T 的水田渗漏量(mm),一般可取2~8mm/d。 说明:一般集水面积多小于10km2。 h1=hm-h0 计算。hm、h0 分别表示水稻耐淹水深和适宜水深。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培训教材 第四章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第二节:(五)渠道设计流量简化算法 1.续灌渠道流量推算 (1)水稻区可按下式计算 tAe3600667.0Q  式中: ——主要作物种植比例(占控制灌溉面积的比例) 。 A——该渠道控制的灌溉面积。 e——典型年主要作物用水高峰期的日耗水量(mm),根据调查确定,一般粘壤土地区水稻最大日耗水量 8~11mm,最大13mm。 t——每天灌水时间(小说),一般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暴雨洪水计算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