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曝气池运行管理知识 一、曝气池培菌和驯化 1、 培菌前的准备工作 ① 检查各水池土建及卫生工作,包括水池是否漏水、渗水、各水池建筑垃圾是否清理等,如有问题,作相应的处理。 ② 检查污水站配套电气、仪表是否完好,设备是否正转。如有问题,请电气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③ 各水池进水后,检查水池是否渗、漏水,如有问题,请土建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④ 单池土建、单台设备运转没问题后,进行设备联动调试,打通整个工艺流程,检查进出水流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⑤ 联系有活性污泥的污水处理厂,一般要检查活性污泥是否能用,最好采用二沉池出来的经压缩后的干泥,板框压滤机和箱式压滤机压滤出来的污泥含水率 70~75%,带式压滤机和离心式压滤出来的污泥含水率 80~85%。 2、 曝气池培菌材料组成 ① 水,如处理对象是生活污水,可采用 100%生活污水;如处理对象是工业污水,可采用 100%生活污水或清水,也可以采用 10~20%工业污水,在加完其余组成后,再用生活污水或清水把曝气池补满。 ② 大粪,最好是发酵的大粪10~20m3。 ③ 营养料,如处理对象是生活污水,可不加任何营养料;如处理对象是工业污水,可按营养比BOD:氨氮:总磷=100:5:1 加入碳源(淀粉、甲醇)、氮源(尿素)、磷源(磷肥)。 ④ 活性污泥菌种。 3、 培菌过程 ① 曝气后,检查曝气池混合液pH、温度、营养比,溶解氧,要求 pH 为7~8,温度在10~40℃,营养比BOD:氨氮:总磷=100:5:1,溶解氧为2~3mg/L。一般先闷曝(不进水,不回流,只曝气)48h,曝气 60 分后后测 SV30,SV30 一般以15%为合适,冬季适当高一些,如遇到培菌任务要求紧急时,SV30 可提高至 20%以上。 ② 闷曝后,停曝气,沉淀2h,排上清液(因有毒质聚集在上清液中)。 ③ 把曝气池补满水,开始曝气,开回流,每天取上清液化验 COD、氨氮、总磷后,按营养比加入营养料。 2 ④ 约 7~8天(从开始培菌闷曝的第一天算起)后,取曝气池污泥,做镜检,发现有大量的钟虫,同时污泥絮状良好,即表明培菌成功。 4、 驯化过程 ① 进水采用设计来水,一般采用逐步进水法,即第一天进水量为设计水量的 10%,第二天 20%,第三天为 30%,以此类推,第十天为 100%。同时每天每天取上清液化验 COD、氨氮、总磷后,按营养比加入营养料。 ② 因驯化开始后,原来已培养好的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一部分不适应设计来水而死掉,因此需再次加入发酵的大粪 10~2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