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治疗和护理妇科卫美华一、案例一般资料殷女士女57岁退休入院诊断盆腔占位,腹痛入院简述患者已绝经2年余,有高血压病史20年。患者因便秘就诊于我院外科,2.1B超示右下腹盆腔混合性团块(卵巢来源可能)。于2天前突发下腹部痛,2.6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肌腺病,左侧附件混合性占位,左卵巢增大。在急诊予以头孢、甲硝唑抗炎治疗,但患者腹痛加剧,急诊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当天在全麻下急诊手术,术中临时冰冻示右卵巢腺癌,遂行腹式卵巢癌根治术,术中诊断为右卵巢腺癌伴破裂。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发病率较高。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转移途径主要是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淋巴道也是重要的转移途径,血行转移少见。卵巢肿瘤的发病可能与遗传、高胆固醇饮食、不孕等因素有关。卵巢肿瘤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库肯勃瘤(原发于乳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透明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来源于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细胞肿瘤转移性肿瘤(赘生性)囊性畸胎瘤绒毛膜癌无性细胞瘤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恶变良性、交界性、恶性内容提要卵巢肿瘤分类浆液性囊腺瘤:良性.单侧,大小不等,单房或多房浆液性囊腺癌:恶性,双侧,半实性,预后差粘液性囊腺瘤:良性,单侧多房性,胶冻样囊液----腹膜假粘液瘤粘液性囊腺癌:恶性,单侧,多实性,预后较差卵巢上皮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圆球型,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囊内充满淡黄清澈浆液,分为单纯性及乳头状两型,前者多为单房,后者常为多房性。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占40~50%。多为双侧,半实质性,预后差,5年存活率仅为20~30%。卵巢上皮性肿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乳头状生长在囊内较少,多向囊外生长上皮复层不超过3层细胞核轻度异型,核分裂相<1/HP无间质浸润粘液性囊腺瘤------是人体中生长最大的一种肿瘤,多为单侧多房性,囊液呈胶冻样含粘蛋白和糖蛋白。具有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的特性。粘液性囊腺癌----单侧居多,瘤体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实质区,囊液混浊或为血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成熟畸胎瘤:良性,单侧,单房,腔内有油质、毛发,可恶变,又叫皮样囊肿未成熟畸胎瘤:恶性,单侧实性,多发生于青少年无性细胞瘤:恶性,放疗效果好,5年存活率高内胚窦瘤:高度恶性,早期转移,AFP检查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内胚窦瘤又称卵黄囊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属高度恶性肿瘤,单侧,瘤细胞可产生甲胎蛋白(AFP),故测定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监护时的重要指标。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单侧、单房、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或骨质。未成熟畸胎瘤是恶性肿瘤单侧、实性,体积较大,主要为原始神经组织。转移及复发率高,多发生于青少年。无性细胞瘤-----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单侧,包膜光滑,中等大小对放疗特别敏感,5年存活率可达90%。卵巢生殖细胞肿瘤•颗粒细胞瘤:低度恶性,功能性肿瘤.分泌雌激素•卵泡膜细胞瘤:良性,分泌雌激素•纤维瘤:良性.少数患者出现Meigs综合征(胸水和腹水)•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良性.出现男性化•卵巢转移性肿瘤:Krukenbergtumor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常与颗粒细胞瘤合并存在颗粒细胞瘤------能分泌雌激素,故有女性化作用。青春期前----可出现假性性早熟生育年龄-----引起月经紊乱绝经后--------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发生腺癌。纤维瘤----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单侧,中等大小。纤维瘤伴有腹水或胸水,称梅格斯综合症(Meigssyndrome),手术切除肿瘤后,胸腹水自行消失。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瘤样病变卵巢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多囊卵巢黄素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非赘生性肿瘤)特征:生育年龄卵巢增大,单侧性,直径小于5cm,一般于2月内或解除病因后消失。恶性卵巢肿瘤早期多无自觉症状,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可有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若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压迫盆腔静脉,可出现浮肿,晚期患者呈明显消瘦、良性卵巢肿瘤生长缓慢,初期无症状,偶于妇科检查时发现,如蒂扭转、囊肿破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