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实际尺寸: 是被测要素(孔径,轴径等)的任意正截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我 们实际用工具测量时的尺寸; 3.2 体外作用尺寸: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孔的深度,轴的长度等), 孔:与轴接触的最小圆柱面的直径。 轴:与孔接触的最大圆柱面的直径。 3.5 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下,测得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轴20±0.2,20.2 就是最大 实体尺寸 3.8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1) 最大实体状态 2)形位公差达到最大值(我们标注的值) 3.9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孔: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轴: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值 3.13 最大实体边界:轴ø20±0.2:直径为20.2 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3.15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以为最大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直径的圆柱体面得边界 4.2 最大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 1)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 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 19.8-20.2 之间。 2)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是内表面时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3 )当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 举例 最小实体要求:就是满足以下的要求 3)实际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比如20±0.2,实际尺寸必须在19.8-20.2 之间。 4)被测要素的轮廓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被测要素是内表面时的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大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被测要素是外表面时体内作用尺寸不得小于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 3)当被测要素的体内作用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时,可以增大形位公差值,最大后必须满足第二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