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信息技术课渗透法制教育【浅谈信息技术课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猎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 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1.1 信息技术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一直以来,学校都被认为是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不再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接受网上教育和辅导。受教育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学校转移到家庭和工作场所,这种转移意味着一种新的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模式——开放式、远程教育的形成。信息技术使教育变成每个人的终身事业,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1.2 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老师角色。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有利于老师从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员、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生能力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着。 1.3 信息技术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多媒体和新技术为丰富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依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了解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种价值观和各种生活方式,得到比书更丰富、更及时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2 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1 老师讲学生练。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育。假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老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难以保证,很多中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兴知识茫然无措,上过一、两节这样满头雾水的课之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所以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2.2 演示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把学生用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老师机一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