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用药指导病例病例•患者,女,37岁,胃区常隐痛3年,与饮食有关,间有黑便。检查: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3.1×1012/L,白细胞5.9×109/L。•1.给出最可能的诊断;•2.制定药物治疗方案;•3.模拟药房取药;•4.介绍治疗方案中的药品。(药名、作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课堂目标课堂目标认识疾病熟悉药物对症荐药提升能力一、认识疾病一、认识疾病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12244定义定义3322流行病学诊断标准诊断标准病因55临床表现一、认识疾病一、认识疾病(一)现状世界63亿人口中约有1/3的人贫血,而IDA或铁营养不良的人群约占6-7亿。在我国大约有20%的人口存在着IDA或铁营养不良。世界63亿人口中约有1/3的人贫血,而IDA或铁营养不良的人群约占6-7亿。在我国大约有20%的人口存在着IDA或铁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IDA)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缺铁性贫血(IDA)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1、婴幼儿、育龄妇女、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2、WHO调查,成年男性发病率为10%,女性为20%,孕妇40%,儿童高达50%。•缺铁性贫血: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二)定义正常骨髓象IDA正常外周血涂片缺铁性贫血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三)病因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3.铁丢失2.铁吸收障碍婴幼儿、育龄妇女、偏食挑食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某些药物消化性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钩虫病、痔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月经过多、血红旦白尿、其他长期慢性失血得不到纠正•Hb红细胞•成年男性:<120g/L4.5×1012/L•成年女性:<110g/L4.0×1012/L•孕妇:<100g/L(四)诊断标准•1.一般表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耳鸣、反甲、皮肤干燥、毛发脱落、舌乳头萎缩等。(四)临床特征•2.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心脏扩大和缺血性心脏病•3.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稀或便秘•4.神经系统:神经炎、神经痛、行为异常如,异食癖等。铁缺乏会使各种重要的含铁酶或铁依赖酶活性明显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二、熟悉药物二、熟悉药物IDA的药物治疗IDA的药物治疗•1.口服铁剂:•A.无极铁:硫酸亚铁•B.有机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蛋白琥珀酸亚铁。2.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铁1口服铁剂1口服铁剂A.无机铁:不良反应较有机铁明显。B.有机铁:对胃肠刺激性小,铁利用率高,起效快。影响铁剂吸收的因素有利:VC、稀盐酸、肉类、果糖、氨基酸不利:抗酸药;四环素;牛奶、蛋类、钙剂、磷酸盐、草酸盐;浓茶、咖啡2注射铁剂2注射铁剂下列情况下使用注射铁剂:①不能耐受铁剂②原有消化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溃疡),口服铁剂加重病情③消化道吸收障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慢性腹泻)④需要快速获得疗效者(晚期妊娠、择期手术)⑤因治疗不能维持平衡(血液透析)注意事项:应用大肌群深部肌肉注射,“Z”字形注射,每次更换注射部位。三、对症治疗三、对症治疗•缺什么补什么•治疗原则:–查明贫血原因–改善饮食、调理月经、抗溃疡等一般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原则IDA药物治疗(补铁)加强护理(孕妇、儿童)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及停药指标使用铁剂的基本原则使用铁剂的基本原则•1.首选口服铁剂,安全且疗效可靠•2.去除原发病因后,铁剂治疗无效应考虑铁剂的质量和生物利用度。•3.血象恢复正常后,铁剂仍需继续服用3-6个月,以补充机体铁的储存。•4。有持续出血或溶血伴血红蛋白尿患者要持续补铁。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5天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7-10天达高峰;2周后Hb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Hb恢复正常后,还应剂量减半继续服药3-6个月。四、能力提升四、能力提升加强饮食护理1、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2、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取3、促进食物铁的吸收注意休息,适量活动注意休息,适量活动•轻度贫血:不必严格限制日常活动•中度贫血:增加卧床时间,活动量以不加重症状为度•重度贫血:卧床休息,减少氧耗,预防心衰。常规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