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二、人体尺度与设计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人体测量数据《维特鲁威人》(HomoVitruvianus)毕达哥拉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从开始制造工具那天起,尺度的观念就已经贯穿于造物活动的始终了,造物的尺度观念从始至终都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视角和生活方式。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在进行设计时,为了使设计对象能符合人的尺度,让人在使用时有一个舒适的状态和适宜的环境,就必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的各种尺度。与设计相关的人体尺寸,主要是人体形态测量数据,即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的测量数据。人体构造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包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人体测量数据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人体测量数据(1)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得到的人体形态构造的尺寸。如人在测量所要求的标准姿态下测量得到的身高、手臂长度、腿长度、坐高、围度等数据。这类人体尺寸不考虑人的动态活动,因此对和人体有直接关系的物体的设计非常重要,如家具、服装、手动工具等的设计。我国的这类尺寸的主要依据是GB/T10000—1988,是1989年7月开始实施的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家标准。该标准根据人机工程学要求提供了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基础数据。该国标抽取样本:男11170人,女11151人,共列出了7组,47项人体数据。对每一项人体尺寸,该标准还按男女分别划分为4个年龄阶段。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百分位数是一种未知指标、一个界值,K百分位数Pk将群体或样本的全部测量值分为两部分,有K%的测量值不大于它,有(100-K)%的测量值大于它。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人体测量数据(2)功能尺寸是指人体动态的尺寸,包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也就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它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寸。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在具体应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设计时,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第一,人体尺寸数据是在被测者不穿鞋袜、只穿单薄内衣并保持挺直站立、正直端坐姿势的情况下测量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在穿着衣服鞋袜并处于全身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和学习的。第二,人的体型有很大差异,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以什么样的人体尺寸为标准。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1.尺寸修正量应用人体尺寸数据时引进尺寸修正量。尺寸修正量包含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两部分。1)功能修正量①着装修正量②姿势修正量③操作修正量(即实现产品功能所需的修正量)着装修正量穿鞋修正量:立姿身高、眼高、肩高、肘高、手功能高、会阴高等,男性+25mm,女性+20mm。着衣着裤修正量:坐姿坐高、眼高、肩高、肘高等+6mm;肩宽、臀宽等+13mm;胸厚+18mm;臀膝距+20mm。1、人体测量数据2、人体测量数据应用原则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方法4、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姿势修正量人们正常工作、生活时,全身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所引起的人体尺寸变化。立姿身高、眼高、肩高、肘高等,-10mm;坐姿身高、眼高、肩高、肘高等,-44mm。操作修正量上肢前展操作,对于“上肢前展长”(后背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在按按钮时,-12mm;在推滑板推钮、扳拨扳钮开关时,-25mm;在取卡片、票证时,-20mm。2...